167
 
本期主题:受持读诵《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学佛之人经常日用持诵的定课,文字精妙而义理究竟。
禅宗祖师云:“道在平常日用处。”道在心的观照作主中,因此世尊拈花示众、着衣持钵、乞食洗足……无一不是心的全体大用。透过文字而起观照,由观照契入实相;识得平常心是道,无处不是道场,无入而不自得,即是真实领受《金刚经》要义。


看似平常却究竟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学法师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此乃《金刚经》之心要,这一段经文,就已道尽全部经义。

应无所住 即心是佛

  佛陀在初成道时,已经明白点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感叹之余,以大慈悲心发大誓愿:“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从此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而佛一代时教,应众生根机因缘不同,施以不同教法,于是有三藏十二部之别。法门虽多,会归一心,即为众生本具自性,人人皆有。自悟本有家珍不假外求,心即是佛,法即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之中,就此平凡即非凡,看似平常却究竟!

  “禅本平常,吃茶吃饼扬古道;教贵当机,施言施棒皆玄音。”平常心是道,《金刚经》的发起序如此平常,特显出不平凡之过人处。无上尊贵的世尊,托钵乞食化缘,不特立独行,不显异超群,佛在僧中,以身作则,用此身教亲作示范,教导僧众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穿衣吃饭,语默动静,皆如法如仪,念念清楚明白,任运自在,心无挂碍,而能作主,一切无执亦无住着,这就是实相大法,虽无所言说,却道尽一切妙法。

道在平常 正印如是

  禅宗有一则公案,有源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问:“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问:“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意谓禅师与凡夫同样是吃饭、睡觉,这当中的差别,在于禅师不起二念、不杂用心,吃饭时不起爱憎、取舍、分别,不百般计较;睡觉时不打妄想,不千般思量。

  “道”本无言无说、不思不议,只要念念不空过,站得住、站得长,当正念成片时,道必朗朗现前。所谓“禅者,佛之心”,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是从体起用、摄用归体,一切无所著,诸佛常现前。

  马祖道一禅师曾开示学人:“道不用修,但莫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佛佛道同,祖祖相传,只此一“无念、无相、无住、无为、无执、无着”之中道实相,此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乃真空、妙有,这一切皆为众生心之所圆证,即本源自性天真佛,吾等亦复如是,不假外觅。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修行还需踏实,在日常生活中藉事练心、藉境磨心,“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一法不立”,《金刚经》就是最好的典范。世尊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法中之王,示此平凡无奇之着衣持钵、乞食趺坐等比丘威仪,乃全事即理。蕅益大师云:“即一着衣,便具惭愧忍辱功德之衣;即一饭食,便具禅悦法喜出世之食;即一行乞,便知如来行慈悲行;即一趺坐,便知如来坐法空座。是故一一行门,无非实相……。”真是一语道尽如来无言无说之微妙大义。如来藉事显理,以相表法,于相离相,又不坏假有,大作梦中佛事,大演无上妙法。

  吾等行人欲解如来真实义,须向自心上微密观照:二六时中,不打妄想,保持觉性,清楚明白、作主,就是智慧佛;心始终坚住正念,寂默不动,就是如如佛。不论动静闲忙、行住坐卧、顺境逆境、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皆作得了主,不随境界之风摇摆,身心始终解脱自在,体达“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动静原是虚妄,日用一切现成”。实相理体,本自圆成,又岂有言哉!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