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本期主题:真幸福








即使拥有财富,却可能因为欲望、烦恼,
而感到空虚贫乏;
虽然日子清贫,也可以因为感恩、知足,
而活得充实丰盈。
幸福的质量,来自于心灵的饱满。
佛法告诉我们:“禅者,佛之心。”
体会清净心,幸福近在咫尺!

禅修,真幸福!

文/普皇精舍中级禅修班学员 传曜

  踏入精舍前,我是个热衷于追求世间成就的完美主义者,我想成为人上人,圆满人生所有的愿望,因此,终日汲汲营营于名利财色,总认为达成所有立下的目标,就能得到快乐与幸福。

开启幸福之门

  十年来,许多愿望如愿以偿,包括考上国家高考、拿到博士学位、满足各种物质欲望等,如此说来,应该早就感到幸福了,不是吗?其实没有,反而觉得活得好累,夜里睡不安稳,紧张、压力、恐惧一点一滴地侵蚀着心灵。不仅害怕失去所拥有的,又不断继续追逐着无止尽的目标与欲望,长久累积下来的贪瞋痴三毒,终于让健康开始亮起红灯,又因无明习气与业力,让自己面临了种种难关与考验。当身心饱受煎熬进入医院时,突然生起一个念头:“为什么要靠药物放松身心?新闻曾报导打坐可以让心灵沉淀、排除压力,或许可以试试看!”就是这一念,我报名了精舍的禅修班。

  刚进入精舍时,虽然懵懵懂懂,但是非常精进。在一次次的佛法熏修下,除了让混乱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也感受到内心充满着无法言喻的法喜。本以为禅修是枯燥、沉闷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开心。透过法师的开示与自己的觉察、觉照,渐渐地体会到原来──淡泊知足是幸福;放下无求是幸福;感恩惜福是幸福;慈悲包容是幸福;布施行善是幸福;无私无我是幸福;打坐禅定是幸福;身心自在是幸福;福慧双修是幸福;精进行道是幸福!

  过去,就像童话故事《青鸟》里的小兄妹,为了寻找幸福的青鸟,展开了冒险的人生旅程,历尽艰辛,才体会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原来幸福的青鸟就在当下清净的自心。所谓“澄明福至”,回想起来,当初踏进精舍的那一步,就是开启幸福人生之门的一刻。

踏上菩萨之道

  佛经云:“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每天晚上依教奉行养成固定打坐的习惯,不仅能收摄纷飞的妄想、散乱的心念,也化解了沉重的疲劳,使身心得到宁静、祥和、自在,内心的灵明渐得复原,因压力造成的肩颈疼痛也逐渐消除,专注力、思考力、觉察力都优于过去,最重要的是,感到更快乐、更幸福!

  法师总叮咛我们要“学佛”,而不是研究“佛学”,因此,于生活中尽力地落实禅修班所学。职场上,以“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增益自己的恭敬心、慈悲心、谦卑和合心,让人际关系更臻圆满。“对事以真”的态度,也让自己在一场一场的演讲中都能尽力表现到最好,教育事业服务版图与课程内容,皆持续在改进、创新与突破中,希冀能达到启迪民智、教化人心的目的。禅修课程中的“四正勤”、“五戒十善”、“六波罗蜜”、“八正道”更成为为人处事的方针,依此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正因为皈依佛门且受持五戒,更正视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影响力,所以更加谨言慎行,并发愿要以法布施劝人为善。

  过去经常患得患失,我执、贪欲极重,现在明了“多欲为苦”的道理,放下执着与妄念,逐渐转变成少欲知足、淡薄名利之人。由于深信因缘果报,不再怨天尤人或得意忘形,除反省、忏悔往昔罪障外,并积极断恶修善。因为了解世间无常,不再像过去执着不舍,代之以豁然看待、坦然面对,更能惜福、感恩,把握当下,广积福慧资粮。“静则一念不生,动则万善圆彰”,禅修带来的转变与助益,让自己感觉到洗心革面,犹如新生!

  《维摩诘所说经》云:“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又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能效法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发愿救济一切众生,便能得到内心的安宁,与智慧、解脱相应;故发愿学习观世音慈悲救苦之菩萨心,在生活中力行自利利他的善愿善行,实践无私无我的菩萨行。

  您还在找寻幸福吗?到中台禅寺所属精舍精进禅修就对了!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