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本期主题:真幸福








即使拥有财富,却可能因为欲望、烦恼,
而感到空虚贫乏;
虽然日子清贫,也可以因为感恩、知足,
而活得充实丰盈。
幸福的质量,来自于心灵的饱满。
佛法告诉我们:“禅者,佛之心。”
体会清净心,幸福近在咫尺!

富贵人生 --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中,人类的科技与知识已经提升到一个极高的领域,其实,这一切都是心意识的作用。如果没有正知见的引导,知识便会畸型发展,乃至形成病态。因此,如果不透过“禅”的智慧在精神生活上去突破、充实,那么生活始终都是在烦恼当中。

富在知足 贵在感恩

  禅,并不是佛法的专利,儒家的思想也讲禅。例如,《大学》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就是端正知见;“格物”,就是禅,也就是要把我们心当中的妄想、愚痴、颠倒、邪见等垃圾除掉,就能产生正智,然后再提升为净智。

  如何把禅的道理落实在生活中?首先,必须随时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所谓“贪心是贫穷,知足乃富贵”,一个人之所以有烦恼,原因就在不知足。知足的人,自然会心生感恩,随时都会感到愉快与满足。

  再者,就是心存“好事给他人,坏事给自己”的观念。什么是“好事给他人”?世间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成,个人的成就其实是大众所共同成就的,因此,成就的果实应该与大众分享。什么是“坏事给自己”?当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时候,应自我检讨失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或归咎他人。如果明白这些道理,我们的心就会定下来,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战国时代,齐宣王想招揽贤士,当时有一位隐士,名叫颜斶,学问与道德俱佳,为众人所推崇。齐宣王对颜斶说:“如果你肯出来当我的宰相,不但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且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车子坐,又有酒肉可吃,一切都能称心如意,不像现在住在黑洞洞的房子里,穿着又破又旧的衣服,三餐不继。”

  颜斶回禀大王:“大王,我现在已经很富贵了,不但有酒肉吃,而且还有车子坐呢!”

  齐宣王很诧异地问:“怎么说呢?”

  颜斶笑着说:“我的人生观是: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净化自心 平常是道

  什么是“无罪以当贵”?一般人都认为名气大才是“贵”,其实功名并不能长久,所谓“今日座上客,明日阶下囚”;如果不自修身,人们虽然因为你的名位高,表面上对你恭敬,其实背地里却批评或谩骂,这并不是真正的“贵”。不贪着财色名食睡,凡事都能退一步想,心当中没有罪过、业障、邪见,这才是真正的“贵”。心清净了,走到任何地方都会受人尊重、爱戴,连天神、菩萨都会赞叹、护佑。

  “安步”就是轻缓安详、从容自在地走路。一个人如果能够知足常乐,有其必要或有能力买辆车子也无妨;如果没有买车的必要性,“安步以当车”,享受走路步行的四平八稳,及其所带来的健康,实在也不错。明白了这个道理,心便能安定下来。

  因此,如果能将“禅”的道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生就会过得愉快、幸福。若更进一步追求永远的生命,就必须体悟佛心。

  佛心就是清净的智慧,也就是指人人本具的清净觉性。契悟了这个觉性,这念心便有了定力、智慧。日常生活中,要经常保持这念心的存在。走路的时候,心就在走路上面,不会边走边打妄想;做事的时候也是如此,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为人处世更要做到“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随时检讨自己的过失,有则改过,无则嘉勉,经常去除心当中的垃圾,让心清净得像一面镜子、一潭止水。无念的心,就是佛心,也就是我们的真生命!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