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本期主题:学习作菩萨







  一般人往往只看见自己的付出和失去的,而怨天尤人。

  若能将尤人变为感恩,去看见他人的付出;将怨天化为布施,去关怀他人失去的,每个人都能化身为菩萨,成为世间最富足的人!

真正的慈善事业

文/普莲寺禅修班学员 传恳

  身处娑婆世界中的凡夫众生,免不了为了食衣住行的种种事项奔波,长期下来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总是像在迷雾、丛林之中,有时得披荆斩棘,有时不知所在何方、所为何事?然而,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使我成长及蜕变。

藉境练心真修行

  学习佛法以前,不识因果业力,加上我是个急性子的人,往往做事为了效率,都非常地“赶进度”而忽略了周遭人的脚步与我有所差异。当员工做事不圆满时,当下便劈头痛骂,瞋怒以对,没有慈悲之心,障门大开,火烧功德林。

  初至普莲寺时,面对挫折或逆境,第一时间总是把问题丢到别人身上,怨天尤人,无法控制情绪,不懂得自我反省及忏悔,也因此常常起对立之念,与人有所冲突,尤其遇到意见相左时更是剑拔弩张、据理力争,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瞋心、慢心所引起。

  接触佛法之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一直以来,总认为佛教是很古板、制式的,成天烧香、礼佛、诵经、跪拜,多无趣!聆听了法师的开示后,发现原来学佛可以如此地生活化;“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这句话也让我了解到广结善缘的重要性,渐渐地学会放慢脚步聆听,并用婉转的方式与人互动。这样的改变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而我也感受到自己的心境不再像以往充斥着很多的负面情绪。

  佛法说“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后天的修正,就是去除心当中的贪、瞋、痴、慢、疑、邪见六毒,改变自己的行为,如同法师所教导的,要常藉事练心,常常亲近三宝。精舍的任何一种课程、法会,乃至出坡作务,都是生活化的修行法门,无非是为了让大众更容易了解佛法、亲近佛法,乃至实践佛法。因此,我们不仅要相信佛法,更应该深信佛法中三世因果的道理。

悲智双运真菩萨

  菩萨倒驾慈航善诱群生,忍耐各种磨难,解行并重,知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曾经听过,要想成佛,就要先具备菩萨的性格;菩萨就是愿意发心利益社会大众、与人结缘的人。身为慈善机构理事长的我,经常接触到许多需要协助的家庭,这是一种可以让自己长养慈悲心的管道。然而外出访视时,不一定每家每户都能和颜悦色地对待我们,有些甚至会态度恶劣地驱赶我们,以往我都是瞋心大起,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学佛后,每当遇到这种状况,我会马上静下心来,先降伏烦恼的魔障,在心中称念佛号,让自己沉淀下来,包容对方的负面情绪,再慢慢地为他们解说我们的服务方式,进而使他们能够接受我们,达成关怀协助的目标。

  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以慈眼视众生,所以菩萨慈悲的形象能深植于每个人的心中。若以菩萨为目标,我还欠缺许多智慧及精进,希望未来能够在禅修、出坡、共修时,学习到更多的佛法奥义,启发慈悲心,欢喜布施,善缘广结,并持戒行忍,落实“悲、智、愿、行”,发四弘誓愿、行六波罗蜜,期许能够成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真菩萨!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