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中台廣傳








印度‧尼泊爾聖地參訪心得

 

普覺精舍住持╱見探法師

  過去常常聽到很多人說要來印度的「聖地朝聖」,對這四字始終的認知就是前往佛陀居住之處。直到親來此地,對「聖地朝聖」四字已能了然於心,一個讓人提起正念,進而發菩提心之地,即是「聖地」。導師 覺大和尚曾說:「聖人也有過去,囚犯也有未來」,中華文化也講「內聖外王」,所以「聖」乃指心中沒有貪、瞋、癡三毒,並具足慈悲與智慧的層次,凡夫俗子雖未達此境界,但能對如來的教法依教奉行,往自利利他的成佛之路前進,就是真正的「朝聖」,如《四十二章經》所說:「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聖地」在哪裡?當下清淨無為的心即是,只要能時時檢討反省、慚愧懺悔,就是在「朝聖」!

普民精舍住持╱見達法師

  聖地最後一站,是居住時間占世尊弘法年歲近乎一半的祇樹給孤獨園。在家述說回家法,知道了祇園精舍為何離迦毘羅衛國並不遠。幾乎到了每一聖地,都安排得剛好,剛好沒有團體在著名聖蹟念經唱誦,祇園亦然。入園後,大眾法師就到犍陀俱提精舍的龕室頂排班,齊誦《金剛經》。這是佛在此處說出的經典。多麼殊勝的交會!

  園區廣闊,遺址眾多,最根本的是佛陀曾經在此居住過。雖然時間沒有交集,至少空間裡我們在一起;雖然歷史中不曾謀面,好在地理上還有所依循。是多麼輝煌的場景呀!最崇偉的覺悟者,最聖潔的弟子們,最有福報的護法信眾,最英明護持的君王,以及最富庶、最繁華的城市,曾經,都在這時空裡交集。所有一切的善因緣,和合具足,多麼令人傾羨!

  願我生生世世都能供養佛陀常住弘法之所需,精舍、飲食、臥具、醫藥,一如須達多長者與祇陀太子。願我生生世世都能跟隨佛陀於常住弘法之處,聽法學習,修道證果。願我生生世世能處富饒之地,常居精舍、統理大眾,和合一處、弘法度眾。願一切眾生亦如是。

  遙想過去,更能珍惜所有、把握當下。莫待人去樓空,再來徒嘆多愁。法輪常轉,只因法緣不滯一處。感嘆生不逢時之際,應努力創造未來的機運。前人遺址展新綠,後進懷古怎堪愚?讚歎、感慨之餘,不如努力奮進,為向前的菩提之路續點引導法燈,照亮傳承的清楚法脈。

中台禪寺女眾部副住持╱見貌法師

  《長阿含經》中,佛要阿難尊者轉達末羅族:「當知如來夜半於娑羅園雙樹間當般涅槃,汝等可往諮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佛心心念念都是要利益眾生,拔眾生苦,如同 導師經常教誡大眾,弘揚佛法要以利益眾生為前提,佛菩薩的精神是為利益眾生而捨生死於度外,「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站在佛陀涅槃像旁,身為出家僧眾的自己有無菩薩的願力與承擔?還是如俗人般哀悼佛陀入滅、去聖日遙?末法,是人末而不是法末,佛陀留於世間的真理從來沒有改變,更不能滅失,體悟無常理,奉行無常理,流布無常理,令我等與眾生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毘盧性海,方不負佛恩、父母師長恩、眾生恩、國家恩。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