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题:无求的快乐







外在的一切,难填欲望的无底洞。
所谓「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所求不多。
无求,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态度。
不在追求中贫乏一生,而要在无求中拥抱富足和快乐,
体会心灵的辽阔与自在!



求人不如求己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畴法师

  宋孝宗诣一寺参拜,在巡访当中有惑不解,请灵隐寺豁堂远禅师为其释疑:“众生有难念观音名号,求观音菩萨救苦,可我见观音圣像手捻念珠,究竟是念什么、求什么呢?”禅师回答:“菩萨是告诉世人,求人不如求己啊!”

随欲求 缘起流转三界

  娑婆众生处于三界当中的欲界,因不知向内返照,只知向外求索攀缘,才会相应此法界。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因爱念执取外在种种,有念有求,进而产生种种苦恼,攀缘想妄深厚浊缠,由此始终轮回不休。其烦恼之主因,正是有求之念无法停歇而造成。回想吾人自童蒙时期至鹤发之龄,在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境时,无时不希望万事万物朝自己希求的方向进行,妄认一切尘境为实有,因此有求之心也遍一切处,从财富、名利、感情、饮食、睡眠到娱乐……皆希望顺从己意,所求如愿。

  然而世事多变,岂能尽如己意?故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万物运转之轨则,是随个人业报因缘而定,一切有其前因后果,并非心中执求即可获得,还须视福德、助缘、心念等众多条件是否具足。一般人不解此理,故有“求不得苦”。更甚者,为求取心中想达到的目标,不计后果蒙蔽理智,做出种种违背因果之事,往往因强摘未熟之果,令己身未受乐而先尝苦,现世受累,来世受报。其理何在?眼前的求不得,是福德未具足;为求得而设心谋算,是造业损福,如同存款不足又另行支出,欲购得的物品尚未得手,却因负债而先受百般折磨。

  事实上,要能真正事事如意,必须先懂得无求。佛法中的无求,并非放弃一切、抛下责任,而是不朝错误的方向追求,不以自私为己的心念为出发点;遇境之时,向内反省自己有过之处、失败之因,亦即“不向外求”而“反求诸己”,正如禅师所说:“求人不如求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若只为个人而处处向外攀缘、计较分别,求不得,必定会万般苦恼;求得了,亦将衍生更多私心贪念,念念不舍,久而久之,必会变得胸中无半寸宽厚、心中无半点慈悲。

求诸己 为大我而无我

  由此检视自己的目标,若是因心正确且目标正当,那么无求亦不碍有求,从根本上必能达到,其方向有二:一是充实自己的品德、学问,使自身的修养、知识、器度,都能符合所欲达到的目标,如孔子所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再者,必须削减不良习性与负面思考,因为一个人纵使有再丰厚的条件与良机,也极可能被性格中的某一缺陷所摧毁。

  因此,要达到正确的目标,二者必须兼行,因为充实品德学问、端厚内心善念,能令自身福报增长,所谓“厚德载福”,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欲服众必定自伤。再者,削减不良习性,就能令内心清净,所谓“改过必生智慧”,日久行之,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然能够所求如愿。

  进一步来看,能不随旧有的习性、不增长贪瞋痴等烦恼,我执必定减少,所作所为自然不为己求,具足品德,清高有节,一旦将长期固着于自身的焦点松开,就能真正见到他人的苦痛与需求,慈悲柔软之心必定生起无碍,乃至于发起愿为众生求无上道、转凡成圣之道念,此即更高的无求智慧──不为己求,为众生求。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常云:“不得求于未来世报,唯求出世无上菩提。”六祖大师亦曾云:“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如此志求无上菩提之心,无量广大的慈悲,更是无求中的真无求,不再是为了小我而汲汲营营,而是为了大我而无我。

  佛法不离世间法,当一个人能真正运用无求的智慧,向内求而不向外求、为大我而不为小我,必能为社会、国家求得更安定的发展,能为大众求得更高的精神层次,乃至有朝一日能为无量众生求得真正安隐解脱之处。因为在无我利人的当下,心不再被欲望捆绑,不再被诸根所牵,心中坦然无所忧畏,常生功德,则能触事有余而无不足;又因不与人争,故天下无人能与之争,一切具足。如此自利利他,终究能觉行圆满,与一切有情同登觉岸,共成菩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