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题:无求的快乐







外在的一切,难填欲望的无底洞。
所谓「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很多,而是因为所求不多。
无求,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泊、是一种态度。
不在追求中贫乏一生,而要在无求中拥抱富足和快乐,
体会心灵的辽阔与自在!



知足则安 无欲则刚

文/中台男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二年级 见谌法师

  过去,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闻这个国家的政事,子禽于是问子贡说:“夫子是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君自己愿意告诉夫子?”子贡回答得很有兴味:“夫子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到每一个国家必定与闻这个国家的政事,夫子想知道政事,原本就不是求来的,如果要说是求来的话,那也和别人的求有所不同吧!”

淡泊名利以养志

  这段对话被记录在《论语.学而》中,正说明了孔子立身处世不是从情绪与欲念出发,而是来自于道德修养的体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能够不愤恨、不贪求,那么有什么事是不美好的呢?圣人用心如镜,世间上的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如果富贵是可以追求的,那就是执鞭驾车这种低贱的事,我也愿意充当;如果不是的话,还不如安贫乐道,处之泰然。这是圣人所闪现的灵光智慧。

  凡人大都有所追求,不外乎是功名利禄、美色华屋,而这些追求的背后,常常是为人欲所驱使。人习于贪欲,所以日逐月奔,声色疲劳,真所谓“不惮驱驰,投泥自溺”。所以佛经上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众生追逐声色犬马,以苦为乐,不知五欲之乐,正是痛苦的根源。

  东晋时的石崇,可以说是富甲一方,黄金美玉充其户,奇珍异宝实其库,焚膏巨烛,立于东厕,华服珍馐,美妾如云,敢与帝王比其富贵,骄奢豪侈,终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历史上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是智耶?不智耶?

  然而,世间人普遍认为追求功名富贵、扬名立万,正是人生之目的,何以如此便是不智,而无求才是智慧?事实上,“无求”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与价值观,更是一种知见。当我们过惯了声色犬马、朱门绣户的生活,面对生命的彷徨时,才惊觉人生的价值还有比追求名利更高的目标。

知足无欲天地宽

  中国有一句俗话说:“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代表一种与世无争、心无贪餍、不强求的智慧。无求无争,所以才能不为物役,超然物外,随缘自在,生命的灵性之美,方得透显。反之,有求便有争,心陷于人我是非,利益纷扰纠葛,即使富如石崇,五声五色,令人目炫心盲,沉溺欲海,无有出日。

  佛经云:“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所以,欲得无求,应常知足;能知足,则不与世争;不与人争,更不与自己的欲望争。而知足首在无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但是颜回却甘之如饴。无欲则无谄曲以求,反而能离境拔群,宠辱不能易其志,帝力不能折其腰。

  南朝陶弘景隐居华阳,梁武帝数度召请而不至,便写了一封信问他:“山中何所有,卿何恋而不返?”陶弘景不忍再拂帝意,便提笔写下一首诗送给梁武帝,诗中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无欲之人,不辱其身,不降其志,故能成其刚。

  因此,知足则安,无欲则刚。人的生命正在这种不执持的无求之下,成其高尚的品格,舍弃了红尘的物欲,成就了性灵的洒脱。人生的境界,就像是天上的白云任卷任舒,山中的花草谢光自开,无为而无所不为,这是无求的真精神,也是真智慧。

  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心中的真性就如手中的青秧,胸中虚灵而能含容万物,当我们勤于播种时,一低头,水映青天,映射的反而是开阔的自在。只因不在境上生心,故能无拘无束,不忮不求。原来心的清净,虽在尘而不染,即是道的本质。如果能了解此理,退步并不是真的退步,远路也不一定是真正的远,无欲无求,海阔天空。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