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中台广传








杏坛春风 薪火相传──孔庙考察心得

文/普台国民小学校长 蔡俊和

  品格是普台教育的核心,国学是普台的本位课程。去年五月开始,普台国小规划以孔子思想为主轴的国学情境区,今年一月初完成第一期的建置,有大成门、大成殿、东庑、西庑、礼门、义路、下马碑等。

  为了使普台国学情境区内容更加完善,中台禅寺法师及本校教职员等十六人,组成“孔庙考察──杏坛采风团”,于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四日探访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发源地,亲身体验二千五百年前,孕育伟大教育家的圣地。

  参访北京孔庙、国子监、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过程,可以深切体会出,大陆地区近年来对于古迹保存的用心。考察的过程,更有着说不完的圣贤事迹。

曲阜祭孔 宿愿得偿

  为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一行特别参与曲阜孔庙在大成殿前举行的“释奠礼”祭孔仪式。在祭祀的当下,不禁回想起十六岁那年,至师范学校报到第一天的新生训练。在孔子圣像前,宣示“铁肩担教育,笑脸迎儿童”。从此,教育是我这一生的志业;数十年后的今天,能有机会亲至曲阜向先师敬礼,心中实有一偿宿愿的莫大感动。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是孔府大门的对联──其中“富”字上面少一点,寓“富贵无头”;“章”字一竖通到上面的“立”字,寓“文章通天”──此联概括出千百年来“圣人家”的气派。

  孔林是孔家墓园,每个起的土堆,不管有碑无碑、或新或旧、或大或小,代表着开始与终止的生命传承。与二千五百年前古人同在一处,感觉很奇妙,黄土先人,同处在这千古一瞬间。

  登临泰山,参礼“经石峪金刚经石刻”,是全体团员的莫大心愿。来到经石峪,内心的感受非常深刻。诵读《金刚经》,读到“无得无说分第七”:“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如来曾经说过法吗?如来成佛之后,说法四十九年,天天说法,说到圆寂为止,如果法不是法,佛为什么要苦口婆心地说?如来说法,只是没有一定的法门,而是针对什么样的根机就说什么样的法,“观机逗教”,应众生的根机而说法,并无一定的法可说。至圣先师孔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来教化弟子,数十年未曾停歇,不也就是这般地日日说法,依照不同的根机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吗?

  圣人的智慧,真是博大而精深,只是芸芸众生在还没有开启内在的耳朵和眼睛前,是听不到无声的美妙天籁,看不见这日日的似锦繁花。

  此刻,在泰山经石峪石刻前,我有更深的体会:教育工作,真是一件绝对需要耐心和等待的志业。而这样的体会,我会带回普台,和全体同仁分享。

  登顶需要努力,一步一台阶,每一步都走得很实在。登上一千五百四十五米的泰山极顶,体验摩崖石刻宏伟的气势,壮阔的碑文,留下了历史的见证。从极顶远望,也细细体会“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心境:穹苍之下、历史洪流中,人真的是很渺小,要学习的应该是更多的谦和与对大自然的恭敬吧!

见贤思齐 德风薪传

  行程的最后一天,参访青州博物馆。始建于一九五九年,一九八四年异地新建。今馆馆址占地四十亩,建筑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典藏青州的历史文物、玉器、陶器、石刻、铜像、各种流派的名家书画等四万多件,以县级博物馆规模来说,实属不易。其中佛像、明代赵秉忠“状元卷”及汉代“宜子孙”玉璧为该馆三宝,而价值连城的“状元卷”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古代的殿试卷又称“对策”,殿试题目一般由皇上亲自钦定,当时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全卷以毛笔小楷书写,共二千四百六十字,论理精辟,语辞丰富,书体飞动,文笔流畅,是一件宝贵的艺术鉴赏珍品。这次考察也带回了“状元卷”的复本,期盼启发普台学子见贤思齐的精神。

  本次行程除实地考察孔庙与国子监,更带回许多珍贵的典籍及文物。赴大陆考察前,普台国小大成殿前的杏树刚抽新芽,返校时已见绿叶红花,象征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新一阶段的普台国学情境区将设置“明伦堂”,营造一个国学的教学情境,并将此次带回的典籍文物布置其中,供学生阅读,时时浸濡在儒家学说的氛围中。同时将设置“礼乐器室”,展示祭孔的礼乐文物并加以说明,让学生能重新体验孔子制礼作乐的用心。往后,普台每年教师节都将举行祭孔仪式,将尊师重道的观念落实在生活、学习中。

  期盼在国学情境区第二阶段建置完成后,普台教育团队以益发慈悲、精进的心,让经典的朗读、礼教的养成及圣贤的风范,更深植于孩子的心中,培养“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的优质普台学风。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