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本期主题:有礼走遍天下







  有些人认为:“有理走遍天下”,但是,当自己的“理”与他人的“理”相冲突时,有些路就走不通了。因此,假使无“礼”,“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厚薄亲疏、尊卑大小皆合礼有节,则能尽人伦、致中和。有礼,天下之路无不畅通!



一切恭敬

文/普觉精舍护法会司仪组组长 传化

   随着时代的迅速变迁,人际间的往来与生活方式随之产生相当大的转变。在人际网络交流频繁且日益复杂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该如何掌握得宜,以避免不必要的是非和争端?在某次法会过程中,看见法师以谦和、柔软、恭敬的态度,对着佛像虔诚礼拜,顿时,我获得了解答!

  学佛后逐渐发现,人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烦恼与无明,无非源自于强烈的执着与坚固的妄想。这些执着与妄想最主要的根源,便是我们太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看得太过重要,以致于无法看清事实真相,徒增困扰。与人相处时,最容易引发纷争的起点,莫过于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忘失了尊重他人的恭敬心、体解他人的慈悲心,以及善护念他人与守护自己心念的调柔心。当境界现前时,便容易失去方寸,所选择的,不外乎是抗争、忍耐或逃避。然而,这种作法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增加更多的烦恼与无明。

  自古以来,“礼节”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应对进退的重要准绳与规范,不论是尊贵的天子或寻常的百姓,一切大小事务的进行,皆有其一定的规范和仪节,以达到和顺、和谐的圆满境地。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曾说:“礼貌是人与人之间快乐做事的方法”,礼貌,能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桥梁。与人相处时,除了要遵循应有的礼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有一颗真诚与恭敬的心,这是人我之间相互信任的重要关键。

  佛法也教导我们,行住坐卧,一切恭敬。心存恭敬,就是光明,就是解脱──解脱憍慢的烦恼,同时也破除了自我的执着。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用礼节审度自己的言行;以恭敬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以慈悲心,软言善语与他人沟通;以谦虚求教的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与批评;以一颗调柔的心,不断自我反省、忏悔、修正。如此一来,许多事情必能在既“合理”又“合礼”的和谐气氛中,圆满达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