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本期主题:有礼走遍天下







  有些人认为:“有理走遍天下”,但是,当自己的“理”与他人的“理”相冲突时,有些路就走不通了。因此,假使无“礼”,“有理”也会变成“无理”。

  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厚薄亲疏、尊卑大小皆合礼有节,则能尽人伦、致中和。有礼,天下之路无不畅通!



以礼致中和--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一般人认为礼节是一种约束,事实上,礼就是做人的分际。遵守分际,就是一种伦常;伦常就是礼节,一个是礼,一个是节。遵守礼节和伦常,无论是家庭、学校、政治、社会、国家,都能达到和谐的境界。

遵守分际 发而中节

  社会上一般人都知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来者是客礼相待”,对作生意的人来说,无论来客是富、是贫,老人、小孩,来者就是客,要以礼相待。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有些人虽然来看,没有买东西,起码要说:“欢迎,欢迎,下次再来,谢谢!谢谢!”客人看到你这么客气,下次一定来买,而且还要多买一点。所以,这就是方便。假使违背了这个原则,生意无法兴隆。

  儒家是以礼来规范身口意,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动就要中规中矩,没有道理或不正当的事情,不能去做,这就是做人的分际。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守分际,家庭、学校、社会、政治、国家就很有次序、很和谐。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的心有喜怒哀乐,也必须合乎时节。礼当中要有节,节,就是时节因缘。“发而皆中节”,就是有节制、恰到好处。《孟子》曰:“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因为纣王是个暴君,所以要革命,这时,“怒”不但没有罪过,而且还有功德。菩萨低眉是慈悲,金刚怒目也是慈悲,就是由于“中节”。

  佛法则是以戒来作为准则。众生心猿意马,心打妄想,口容易讲错话,身很随便,所以,要规范身口意三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念头该起?哪些念头不该起?戒律的条文很多,归纳起来有几个重点:律心无过、律口无失、律身无犯。“律心无过”,时时刻刻检讨心当中有没有过失;“律口无失”,要慎言,讲出来的话不要有后遗症;“律身无犯”,规范我们不要犯杀、盗、淫。戒律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超凡入圣的基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道。

恩孝义怜 忍让致和

  六祖惠能大师云:“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恩则孝养父母”,“孝”,涵盖孝养、孝敬、孝顺。如果只知道“养”,而不知道“敬”、“顺”,没有知恩、感恩、报恩的心,就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除了孝养父母的身,供养父母衣食住行所需,还要孝养父母的心,使父母心中有善法、有善念、知因识果。

  “义则上下相怜”,“义”是指正义、正气、正确的心念和行为。心中存有正义、正气,彼此就能产生慈悲心、关怀心、怜悯心。一般都知道“见义勇为”,在佛法来讲,六波罗蜜中的布施就是一种义行,五戒的不偷盗也是义的表现,所以佛法包含了世间法。

  “让则尊卑和睦”,“让”是礼让、忍让。礼让,就有福报;礼让,就很谦卑、就很和谐,就能化除许多怨结。古人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要能忍、能让。能做到让,自然“尊卑和睦”;如果没有尊卑次序,就容易脱序,甚至产生动乱。

  “忍则众恶无喧”,“忍”是忍耐。“能忍自安”,忍可以产生定力;有定,凡事就能看得清楚,何为是?何为非?何时何处该进、该退?自己都有标准,不会进退失据。古人说:“莫道人之短,不说己之长”,现在的社会缺乏一个“忍”字,彼此之间互揭疮疤,自己膨胀自己,导致天下大乱;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忍,“众恶无喧”,就能让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定。

  因此,身口意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要有礼节,要知进、知退,该进就进,不该进则绝对不进;该说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这就是礼节。“礼”的范围很广泛,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都不逾矩,这就是礼。不知礼,则难以健全人格,人格不健全,又如何能把事情做得适当与周全呢?所以佛法不离开俗谛,真谛也不能离开俗谛。依于“礼”,就能圆融三谛,圆满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