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本期主題:青少年素食益健康







近代各項研究證明,只要營養均衡,素食者的健康指數實優於葷食者。在高科技時代,佛陀的智慧再次被證明是亙古常新的真理。從青少年時期養成吃素習慣,可減少現代學子因攝取過多肉類導致的膽固醇過高、肥胖、荷爾蒙污染等問題,更是養成慈悲心的重要方式。



改變生命的現在進行式

文╱普嘉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詩

  記得第一次聽到「吃素」這個名詞,是在年節的團圓飯桌上,當時的我才六歲,懵懵懂懂地聽著外婆說:「吃肉的坐那一桌,和阿嬤吃素的坐這一桌。」那時,跟一般人的認知一樣,只知道「吃素」就是不吃魚、肉,只吃青菜、豆腐。

護生行慈身安穩

  國中一年級,我開始自發性吃素,才漸漸了解到,原來「吃素」有不同的層次,有方便素(吃肉邊菜)、蛋奶素、奶素、純素……。父親擔心仍在成長階段的我有營養不足的問題,因此,我選擇從蛋奶素開始,循序漸進地改為奶素。轉眼至今,已過了五年。

  「為什麼那麼小就想吃素?」這是周遭的人經常關心的問題。小時候,親眼見到家人殺魚及處理的過程,令我相當害怕,魚兒恐懼的眼神深深烙印在腦海,氣味始終揮之不去,至今仍令我毛骨悚然。由於這個事件,讓吃素的想法萌芽。因此,吃素,並非由於宗教的關係,也不是他人的逼迫。學佛以後才知道,這就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慈悲心」。

  吃素後,我的身體產生很大的改變。過去參加學校的體能測試,始終無法通過長跑項目。吃素之後,不但體力漸增,加上經由練習,高中時肌耐力提升,運動項目的表現水準也提高了,終於拿到體能測試的獎項。吃素,不僅讓我的體力更好,也不易疾病纏身。

慈悲喜捨心清淨

  除了身體上的轉變,情緒方面也有極大的改善。吃素前,經常對父親不尊重,也不懂得尊重他人,聽不進他人的勸誡,總是自以為是。每當人際關係出了問題,經常自私地將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與家人的關係問題叢生。吃素後,發現自己從情緒的奴隸,一步步轉變成為情緒的主人,不再受外界的影響而導致情緒不佳,也不容易被負面的情緒所主導。某次,母親誤會我表達的意思,我不但未像過去一樣心生瞋怒,反而很有耐心地詳細解釋。一改過去的思考模式,情緒更開朗、更正面,不再怨天尤人、逃避現實,而能勇敢地面對困難、解決問題。吃素,不但讓我的心得到寧靜,更讓我的思緒清晰,了解自己該做什麼事。每當貪玩的心生起時,就會先停下來想一想:「自己還有什麼該做的事沒有做?」

  接觸佛法後,我更加確信我的選擇。吃素,不但讓身心健康,更是尊重生命的慈悲表現。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我們無始劫來的親眷。因此,不食眾生肉,不只是護生,更是護念自己道業所應盡的責任。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