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佛国巡礼









万佛殿

文/编辑部

  遥望中台禅寺建筑,正中央的莲瓣状大帷幕玻璃造型优美别致;透明帷幕中,一座巍峨、典雅的佛塔涌现空中,犹如整栋建筑的智慧之眼。步入佛塔所在的十六楼万佛殿,高敞、明亮的空间,令人豁然开朗,四周气势宏伟的万佛墙,更震撼了所有参访者的心。

药师七佛塔

  中台禅寺为“塔寺合一”的现代化佛教建筑。从历史渊源来看,塔式的建筑外观,是由印度佛塔演变而来;而药师七佛塔矗立于禅寺中轴线里,形成“塔中塔”的创新风格,具有宗教、艺术及历史传承等多重意义。

  药师七佛塔共有七层,高度二十七公尺,为八角形楼阁式木塔,是一项传统大木作,不含螺丝、不着钉痕,而是运用巧妙的斗拱结构来支撑,并以精致工法榫接而成。隋唐风格的佛塔,外型疏朗、浑厚,庄重、从容的力道与美感,在重楼飞檐间展露无遗,散发出禅宗道场简洁、内敛的道风。缅甸柚木的古朴色泽与淡雅幽香,突显出宝塔的沉稳与庄严。七佛塔的建造,保存了在世界几近凋零的木造佛塔技术,为寺院的宝塔工艺留下见证,也无声地传达了导师 觉大和尚保护、发扬传统艺术及佛教文化的理念。

  每层佛塔中各供奉一尊铜制药师七佛:善名称吉祥王如来、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以及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七佛又称“七躬医王”,各住于东方四恒河沙至十恒河沙的世界中;在因地中行菩萨道时,各个发愿拔济众生病苦忧恼,令得身心安泰、灾厄消除,并以佛法妙药惠施众生,令其速证菩提。此七佛誓愿弘深,因此感得七宝严饰、清净香洁的国土,以广大愿行现无边身,教化一切有情。

  塔身内壁刻有清代常州天宁寺的五百罗汉圣像,每尊罗汉神态各异,形貌活泼,栩栩如生。原版天宁寺石刻罗汉像,在艺术表现上具有极高价值,寺院后毁于祝融之灾,五百罗汉像亦无能幸免。本寺依原版拓本,以手工线雕木刻方式重新呈现,为湮没的佛教古迹赋予新的生命。圣像风采今得重现于世,弥足珍贵。

  佛塔的外部廊道墙面上,嵌有铜版蚀雕镀钛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古铜雾金的经文,字字敷演甚深微妙的实相大义。《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佛经为如来亲宣之教法,阐明世间、出世间的真理,因此称为法身舍利,与真身舍利等无差别;对于镌刻佛经的佛塔,应如敬奉舍利一般尊重礼敬。药师七佛、《金刚经》及罗汉圣像同时供奉于塔中,佛、法、僧三宝圆满具足,为佛教命脉存续之象征,礼敬佛塔的同时,亦是礼敬三宝。

  佛塔高居十六楼,呈现《法华经》中如来宣说正法时,宝塔从地涌出的吉祥瑞相,代表着本寺显扬圣教、饶益群生的使命,益显宝塔殊胜难名。佛塔特别以防蛀、防腐、耐久性及稳定性俱为上乘的缅甸柚木为建材,可经历百年而不朽坏、变形,令此七级浮图百世千生为大福田,普令一切瞻礼、赞叹者得福生善,乃至发起道心,进趣涅槃妙果!

万佛墙.天花

  万佛殿四壁,是由万余尊铜制消灾延寿药师佛镶嵌而成的万佛墙,并有较大的八十八佛分布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刻造千佛碑,洞窟中亦绘有千佛墙,本寺将这项造像艺术发扬光大,建造成规模更为盛大的万佛墙。昂首仰望,一尊尊佛像栉次罗列,向上直贯三十九公尺高的天花,应现十方诸佛海会云集之胜境,使整座殿堂宛如万佛护佑之佛国净土。

  消灾延寿药师佛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为药师七佛之一,至心供养者可随心满愿;八十八佛皆为过去古佛,称名礼敬者得除灭罪愆。所谓“佛佛道同”,每一尊佛之威德、智慧与广大愿行皆是圆满无碍,因此,瞻礼万佛,即是瞻礼恒河沙无量诸佛。

  所有的铜质壁佛皆以纯手工雕制,每尊佛像须费时六至七日方能完成。一方方平凡无奇的铜片,经历过火、冷却、上胶、刻线、锻造、抛光、电镀等繁复的程序,在工匠的捶凿、琢磨与水火的交替淬炼中,蜕变为法相庄严的圣像,如是垒砌成磅礴恢弘的万佛墙。这项艰钜的任务,在建筑落成前数日方告完成,展现了四众弟子不可思议的愿力。中台禅寺之建设亦是如此,一石一瓦、一柱一椽,在大众夙夜匪懈的努力下,构筑出辉煌灿烂的庄严梵刹;每座殿堂皆是无数心血之累积,每尊圣像皆由真诚的信念所铸就。

  佛像的头部后方镂空,以安全节能的高科技产物──光纤作为光源,青、黄、赤、白四色头光交替透显,柔和的光芒流泻四方,引领来访者亲身感受经文“光中化佛无数亿”的境界。参访者沐浴在诸佛慈光中,便能体会到安详与宁静。

  位于二十三楼采悬空式莲花台的基座下方,有四十二尊玻璃喷砂佛像,彰显菩萨历经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阶,最终成就佛果之修证次第。在万佛殿两侧的V型开口处,则有一百零八尊喷砂佛像。“一百零八”代表凡夫心中烦恼的总数,提示大众“烦恼即菩提”之深义。

  万佛殿顶端的天花,是一朵象征清净无染的白莲。层层相叠的花瓣在光纤照明的衬托下,如同涌动的波浪,表现出华藏世界香水海重重无尽的景象。莲花中央呈空心状,从花瓣之间绽放十道光芒,隐含着一心生十法界、十法界会归一心的佛法要旨。

帷幕玻璃

  万佛殿前后,两幅巨型的莲花瓣型帷幕玻璃,连结了殿堂内外的景致。白昼时伫足殿中,天光云影、山色烟岚尽收眼底,揽大千胜景为殿堂风光;当暮色四合,药师七佛塔的光辉遐迩同见,殿堂中静谧的氛围也由内向外无限延伸。

  高三十公尺、宽十六公尺半的大帷幕玻璃,由德国专业厂商所开发,是一种无框架、无背档的抗拉结构玻璃,以水平及垂直钢索交织成主要结构,再藉由与钢索连结的爪具来固定每一片玻璃,不仅透光性高,也能耐受强大的风压及地震力。在遭遇外力作用时,能产生类似网球拍的受力原理:玻璃承受的力量传至爪具,再分散至钢索,最后传至钢构。中心位置可产四十三点九公分的最大位移,约合二十吨的拉力,安全系数极高。

  夜间,佛塔和煦的光明透过帷幕玻璃照临大地,正似诸佛以慈柔、睿智的眼神俯瞰一切有情;亦如尘世中的灯塔,在长夜闇冥中指引方向,引导芸芸众生返回心灵之家。佛菩萨深广无尽的愿力,向外宣流于十方法界,众生诚挚祝祷之心,也在凝望佛塔时获得抚慰。通透、明净的帷幕玻璃,除去了内外的界限,使诸佛法界与众生法界交互含融,也为道场增添画龙点睛的效果。

会古通今大乘心

  万佛殿的设计,在延续中有创新、在传承中有突破,焕发出佛教建筑的崭新气象;佛教艺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在这座殿堂中展现了极致而完美的结合。

  三千年来,从西天到东土,佛教建筑随时代及地域的不同而迭有变迁。古今中外迥异的建筑语汇,宣扬的却是一脉相承的佛法大意。印度半圆形的窣堵波与中国高耸的宝塔,皆为表达对佛陀的崇高敬意,并向大众提示自性清净之理。古德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去灵山塔下修。”参礼佛塔时,若能体会能礼之人与所礼之佛,其本性无二无别,便是礼佛塔庙之真义。而南北朝石造的千佛碑,与万佛殿中铜制的万佛墙,除了赞颂诸佛功德之外,皆具有相同的意涵,欲令见闻者生起“人人皆能成佛”的坚固信心。

  由此观之,创新并非为了扬弃过往或标新立异,而是源自于大乘佛法的慈悲与智慧。为了普被三根、妙契群机,以庄严伽蓝为度众的方便,藉现代化道场广纳有缘大众。愿所有参礼者皆能在佛像慈蔼的眉宇间、在殿堂璀璨的光明中,获得清凉与法喜,沉淀内心的纷扰,乃至亲见自性灵山。所谓“微尘刹土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离当念”,有情众生能见、能闻的清净自性,本无古今中外之别,这念震古铄今的觉照之心,是传统,亦是现代;是竖穷三际,亦是横遍十方!

  佛塔起源于印度,梵文称stūpa,巴利文称thūpa,中文音译为窣堵波、塔婆,又称为浮图、浮屠或塔。窣堵波意指隆起的土堆,在印度习俗中原为贵族阶层的坟冢。佛成道后,有二商人求得世尊爪发起塔供养,是为佛塔之嚆矢。佛涅槃后,佛弟子建造十塔供养佛舍利及遗物,阿育王时更广建八万四千舍利塔。后来,佛塔除了供奉佛陀遗骨以示尊崇外,也逐渐演变为圣地的标帜及庄严伽蓝的建筑。东汉明帝所建的洛阳白马寺塔,是佛法东传后中国最早的佛塔。

  印度最早的窣堵波由基座、半圆形覆钵、方形平台及塔刹所构成。传入中国后,与了望塔(watch tower)融合而成中国式宝塔(pagoda),并发展出楼阁式与密檐式等形式,外观也由圆转方,且有六角、八角至十二角等多样化的造型。

  佛塔是早期寺院的主要礼拜对象,除了独立建造之外,在当时开凿的石窟寺院的支提堂(礼拜殿堂)中往往立有佛塔,以供佛弟子绕塔、瞻礼;整座寺院也大多以塔为中心而建造,四周有佛堂、僧院或其他小塔。唐、宋以后,由于佛塔功能改变,其位置移至主殿前、后或居于寺侧,或是于中轴线两侧形成双塔的结构。

  见塔如见佛,礼敬佛塔即是礼敬佛陀。佛弟子对佛塔恭敬合掌、礼拜、供养,或是右旋(顺时针方向)绕行,皆有无量福德利益。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