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本期主题:谛听众生







  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同理心,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理解,就能多一些接受;多一些接受,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就多一分和谐。

  同理心,是和谐的源头,也是慈悲心的前提。

  同理他人,必须用心谛听。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将心比心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菁法师

  狭义来说,同理心是指藉由自身的亲身经历,或以其他方便,明白他人的处境。例如:透过种种资料,认识疾病造成的痛苦或不幸遭遇者的苦难,因而生起体谅及乐于协助的心。广义来说,同理心是人人本具的良善性德,儒家以仁爱为名,佛法则是慈悲喜舍、六度万行。

丰富心灵之钥

  《金光明经》记载,佛过去曾为流水长者子,一日经一池泽,见池水枯竭,鱼群即将死亡,便循流而上,发现恶人为了捕鱼,将河水截断。长者子立即向国王商借象队,运水至池泽,救活了鱼群。这种“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就是积极面的同理心,也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心”,即是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仁爱心,也就是同理心的源头。能以此心治国,必能体恤百姓;百姓得到体恤,则能心诚悦服。如此一来,家庭必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会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造就祥和、遵法的国家。

  在人与人互动当中,同理心是维持和谐的力量;不断扩充这份力量,就能互信互敬,成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心念及作为。假使不能将心比心、真诚关照、感恩回馈,即使名利双收,也是一生遗憾,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唯有柔软心、同理心、慈悲心,肯为他人设想,心灵才会丰富而充实,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富贵。

菩萨实践之道

  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即使是自身的心念、外貌,也在不断地变化。面对相同的境界,每个人的起心动念千差万别,因此,必须善用我们的六根──以“眼”观察他人的需求;以“耳”聆听他人的苦衷;以“口”说善语、软语,给予他人希望与方向;以“鼻”坦然接受种种净秽之气;以“身”造就种种善行;以“意”善为分别,引导一切作为。能够如此在六根门头用功,日积月累,必能增长福德,获得大众的信赖与尊重,进而能引导众生远离忧悲苦恼,得大饶益。

  唐朝玄奘大师,由于看到当时所译经论多有缺漏,乃至互有出入,故而西行求法。途中历经沙漠、雪峰种种险难,方至那烂陀寺随戒贤论师学法。经十九年,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并于长安主持译经工作。鉴真大师则为将戒法传至日本,五度出海,却未竟全功。在这期间,他历经人事沧桑、风浪颠沛之苦,乃至双目失明,却未曾动摇他的心志。及至第六次东渡终于抵达日本,受诏赐传灯大师,于东大寺授戒传律,点亮日本佛教戒灯。这两位高僧,皆是由己推人,体察众生之苦,继而为法忘身,成为后人景仰的典范。这种舍我其谁的精神与表现,正是同理心的升华。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同理心人人可为,并且必须把握每一个时节因缘。在每一个缘起中,观众生苦,勤加救护,发慈悲心,饶益有情。最终,不执着所做,无求无得,无此无彼,与一切众生共入毗卢性海,圆满自利利他的菩萨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