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本期主题:谛听众生







  人与人之间,多一点同理心,就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理解,就能多一些接受;多一些接受,就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包容,就多一分和谐。

  同理心,是和谐的源头,也是慈悲心的前提。

  同理他人,必须用心谛听。观世音菩萨寻声救苦,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感同身受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聪法师

  同理心,是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感受着想的心。浅显一点来说,是一种同情心;深入一点来说,是一种平等心、慈悲心。俗谚云:“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者的痛痒;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者的辛酸;入安乐之场,当体患难人景况;居旁观之地,务悉局内人苦心。”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

同理与仁心

  以儒家而言,同理心即是仁爱之心。仁爱是修身的根本,修身更是齐家治国的基础。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所说的大同世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即仁君以仁存心,以仁修身、治国的成果。大同世界是由同理心、仁爱心构筑而成,人们互相爱护、彼此扶持,所以老年人能得到奉养,壮年人能各司其职,年少者能得到抚育,身体有疾、生活困难者,因有社会的良善制度,人与人间的互助关怀,也都能安心生活。古时的雪中送炭,今时的爱心捐助,都是人们以同理心修身而展现出的具体行动。

  在现今的社会中,假使我们能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进一步具体实践同理心,不论是个人的人际关系,乃至社会的和谐,都能有所提升。例如:由于了解工作的压力,因而愿意帮忙分担同事的工作;由于知道生病的痛苦,不吝给予病人关心、慰问,给予温暖。在与他人共事时,因为能够理解、体谅、包容他人的不圆满,并且能够反省自己的不足,所以不会产生冲突及分歧。因为同理心,我们的修养就会更趋圆满,人际关系就会更加和谐。

  倘若没有同理心,不愿设身处地去理解、体谅他人的处境、感受,一味地指责他人的过失和不足,那么,诸多烦恼、怨尤便由此而生。因为不能体谅,所以不能包容;因为不能同理,所以不能理解、退让。人与人的相处,就是因为这些心结、嫌隙,造成种种冲突、矛盾,关系逐渐冷淡,乃至产生加害的想法及行为。人际关系的冷漠、恶劣,影响的就是社会的安宁及人情的冷暖。

  同理心,说之容易,具体实践却要下一番功夫。如何具体实践同理心?《论语》中记载,孔子“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孔子见到服丧的人,虽是平素亲近之人,也一定变容表示哀悼;遇见穿官服的人和盲人,虽是常见的人,也一定表现出礼节;坐在车上看见穿着丧服的人,总站起来手扶车前横木表示同情。这些生活细节,说明了孔子所怀有的仁心、同理心,而这正是最宝贵的人格特质。

  此外,“孔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在戴孝者旁侧吃饭,从未吃饱。假使吊亲友之丧,当日就不再唱歌。这是因为“食于有丧者之侧”,哀戚情深,难以下咽;吊唁后,余情萦怀,无意为乐,自然不歌。孔子的恻隐之心,是时时随境遇而自然流露的,这便是同理心的展现。

慈悲与利他

  一般人对于相同处境的人较能产生同情,对于未曾有的经验,较难生起怜悯之心,因此,同理心须在日常中培养,在类似的经验中,发挥感同身受的精神。例如:肚子饿时,想到世上有很多众生正在受着饥渴之苦;天气寒冷时,想到有人正餐风露宿;不希望被人取笑,因此也不嘲弄他人。因此,即便是没有经验过的境界,只要多一份留心及观照,也能够长养自己的同理心和慈悲心。

  世间的同理心,是一种关怀、体谅、良善的心,没有人我的界限,因而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仍止于人道;佛法的同理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论有缘、无缘,一切蠢动含灵,皆以慈悲之心平等对待,予乐拔苦。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依照这些道理落实同理、平等、慈悲的精神?重点在于把别人放在自己前面,遇事皆替他人想。心中无我,自然想到的都是他人。凡事多为他人着想,就是慈悲;临事没有自己,即是利他。当慈悲与利他成为一种修养及生活习惯,当下就是菩萨!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