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本期主题:勇敢面对







  当困境来临,您选择面对还是逃避?

  “逃境安心”,可以产生远离境界的假象,但如影随形的心理压力却是始终无法摆脱的。这时,与其暂时麻痹自己,不如选择勇敢面对。

  同样的境界,用不同的态度面对,就会有全然不同的结局。希望境界改变,就要先改变自己。因此,面对境界,也就是面对自己。

  以面对取代逃避,用承担换取经验,生命才能真正地突破与提升!



心净国土净--觉大和尚开示

编辑部整理

  人生有八苦,想脱离这些苦,不是用医学、哲学、科学来脱离。例如,有了病苦,知道是过去因所感的果,是业障所生。假使不知道消业、转业,医学再怎么进步,都不容易对治。医学的进步,使得一些病消失了或可以医治了,但却出现愈来愈奇特的病,始终没有办法根除。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们的杀业太重。希望病能痊愈,就要忏悔、转识成智,从这念心做起,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起慈悲心、平等心,诵经、持咒、念佛、打坐,进一步契悟空性,这样,所有的病都会好。为什么?因为心转过来了,安住在正念,心就不动了,就能慢慢转变生理。

业从心生 境由心转


  外面的境界和我们当前这念心,是息息相通的。明白这个道理后,如果想转境,不能用逃避的方法;想要消业障,也不能逃避。有些人觉得社会不好,离开台湾,想找一个清净的所在去发展、享受。假使业障没有消,走到哪里去,都是障碍;如果我们把业障消了,福德现前,走到哪里都是净土。有人觉得台湾不好,移民美国,还是一样有老苦、病苦、死苦,还是有天灾地变、火灾、水灾、风灾、地震、杀盗淫。所以,我们这个世界、外面的境界,都是随着自心现出来的。要想得解脱,也不是离开这个身体,而是解脱自己的烦恼。把身体烧掉、自杀,业障还在,还是不能解脱,而且是罪上加罪。

  目连尊者神通广大,琉璃王灭释种时,以神通力把五百童男、童女送到钵里,把钵放到天上。等战争过后,这五百童男、童女在天上的钵里,统统化成血水。天道是修十善、修四禅八定才有的果报,你没有这个功德,住在那个地方也不安定。因为心不清净,没有福德,所以住在那里也不安定。

  历史上记载,张献忠反明时,带兵到四川,在山林里休息。附近的百姓听到张献忠来了,吓得四处逃窜。有一个人不知道往哪里逃,想来想去,认为往深山里逃比较好。逃到深山以后,看到路边有棵梧桐树,他钻到树的空心处,认为很安全。这时,张献忠的部队为了抄捷径,决定翻越山腰。走得精疲力竭了,在半路上休息。张献忠下令休息时赶快磨刀,这时有个大力士要试刀利不利,看到山下有棵半截的梧桐树,一刀砍下去,里面掉出个人头。这就是在劫难逃。

面对因果 心净土净


  佛法告诉我们,有因一定有果,逃避、不愿承担,只是徒增烦恼。要积极从因上努力,才能改造命运,而不是在果报上追求。了解了以后,现在不种生死的因,将来就不得苦果。佛法说诸法都是缘起,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失败了就会消极、自杀;成功了,认为完全是自己的功劳,心生我慢、目空一切。了解缘起的道理之后,就知道成功是仗因托缘所生,来自于许多人的帮助;失败了,是因缘不好,不是社会、也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过去没有结到缘,过去不够努力,从现在开始要精进、要努力。有这样的观念、知见,学业、事业就能成就,道业就会进步。

  《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逃境安心是没有用的,想要脱离苦果,就要从当下这念心来转,这念心一片清凉,心清净国土就清净了;假使心不清净,到什么地方都是秽土。所以,要面对现实、面对问题、面对因果,对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负责,培养自己的智慧、慈悲、定力,即说即了,即做即了,这就是佛法。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做好了,就是福报、就是功德。不执着福报、不执着功德,就是中道实相。

  明白这个道理了,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安住正定,保持觉性,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念心就是真净土。一般人不了解,想生极乐世界、想生天堂,东求西找,是找不到的。《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楞严经》亦云:“一念回光,即同如来。”回光返照,心开意解,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