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本期主题:圆满福慧出坡去







出坡 培福 断烦恼

文╱见梧法师



  唐代,百丈怀海禅师创立禅院,制订清规,实行农禅生活,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后世立下典范。

福慧俱修破二执

  古时的丛林制度中,集合大众劳动作务,称为“普请”──意即普请大众,上下合力,完成常住事务,又称为“出坡”。时至今日,从农业时代进展到太空时代,从单纯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进展为“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出坡作务仍是佛教道场日常的功课之一,在行住坐卧、二六时中,用功返照自心。在中台禅寺,每逢周休二日或法会,各精舍学员回山发心出坡,不仅藉此因缘亲近三宝、修福修慧,更是将利他而又自利的菩萨行落实在生活之中。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所有事物都不离因缘果报的法则,“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果不生”,因此,无论是世间的学业、家业、事业,或是出世间的修行道业及菩萨行业,想要有所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及外在的条件以外,便是要具备福德资粮。出坡作务,即是累积福德资粮的方法之一。来果禅师曾说:“行道一事,有两种行:一福,二慧。知初出家,必住丛林,先修福本。”对修行人而言,如果没有先培福,不但智慧难开,也容易遇到障碍。

  修行,不外乎对治烦恼,而产生烦恼的原因,则不离我执及法执。在出坡作务的同时,若能放下我执及自我的主观意识,不被色身的疲惫所困,亦不为外在的境界之风和内心的苦恼及妄想所扰,藉境练心,就是在破我执;若是清楚明白并且奉行《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便是在破法执。《永嘉证道歌》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在禅门当中,不论行住坐卧,能够保持觉察、觉照,不落妄想杂念,心明如镜,即是禅心,也是在转烦恼为菩提。

圆满六度菩萨行

  满清末年,广钦老和尚从瑞舫法师出家,专修苦行,日中一食。一日中午,在出坡结束以后,众人还没有把工具收拾好,便赶往斋堂用斋,广钦老和尚本来也想到斋堂用斋,却为转尘老和尚叫住,命令他将所有的工具收好。当时,广钦老和尚心里愈想愈不是滋味,瞋心一起,便朝向山门外走去,走没多远,又自忖道:“自己不是决志苦修,专为了生死而出离吗?现在,只为了一点苦差事闹意气,岂不违背初愿?”当下,心中的所有不满全都消失了。事后,转尘老和尚向广钦老和尚说道:“吃人不吃,做人不做,以后你就知!”自此以后,广钦老和尚更加刻苦自励,不敢妄起退道之心。

  从事上来看,出坡不但可以学习及体验平时不熟悉的事物,同时也是在修习六度,累积成道资粮──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布施”;不说他人是非,以慈悲心待人,是“持戒”;甘之如饴,无有怨言,是“忍辱”;发心不懈,不被困难击退,是“精进”;一心一意,无有分心,是“禅定”;用智慧圆满坡务,了知三轮体空的道理,即做即了,是为“般若”。若能效法沩山禅师当典座、雪峰禅师为饭头、临济禅师作园头,为大众发心做事、吃苦出力,行菩萨道,无有疲厌;更进一步,从事入理,返本还源,了解事理一如,无有能所之分,如《六祖坛经》所云:“不离自性,即是福田。”相信,佛阶决定可期!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