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本期主题:平常心







花落虽频意自闲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聪法师



  当我们的心没有烦恼,不为外境所动摇,遇到顺境时不骄矜自喜,遇到困境不悲伤忧愁,始终保持怡然自在的心情,就是平常心。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有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每个人对外在的事物感知不同,情绪也常随着外境改变而起伏不定,诸般烦恼由此而生,这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拥有一颗恬淡自适的心,不知道人生的好时节,就藏在我们的平常心当中。

生活中的平常心

  现今社会弥漫着功利、实利主义,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为了名次、成绩,竞争昏天暗地,失去了读书的乐趣,更遗忘了读书的意义;父母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不断地灌输孩子功名思想,却忽略了道德修养的培育;上班族为了提升业绩,彼此勾心斗角、锱铢必较,为了名利与欲望,朋友间反目成仇,争夺得你死我活;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亲疏之分,只有对亲密的人才关怀呵护,对于生疏的人则淡漠以对。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来自于没有平常心。

  学生面对课业,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读书重要的是将所学的观念与知识,实际运用在生活中,在遇到困境、难题时,能以这些资粮,让自己度过难关。

  父母面对子女的学业,应视能力而要求,并非一昧地追逐高分,和他人的子女一较高下。比起学历,父母更应重视子女的品德。孔子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家庭教育的重点,就在于品德的教化。比起学识涵养,道德修养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人伦的基本原则。

  在职场,除了实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之外,还要相信因缘果报的道理。事业的成败和自己的福报及过去种的因有极大的关联。成功了,感谢众人的同心协力;失败了,反省自己是否计划不周、不够尽力、不够为顾客着想……。事业永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

  在人际关系方面,孔子曾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交友广泛平淡,却能在危急之时两肋插刀;小人交友狭隘甜腻,却会在危困之时抽身离去。君子的气度和心量都值得我们学习,因为平常心的道理,就隐藏其中。

佛法中的平常心

  禅宗祖师云:“平常心是道。”佛法中的平常心,理上指的就是我们这念本具的清净心,常于定慧之中,没有烦恼、无明,任何时候都不被外境所转,不为贪、瞋、痴三毒所障,不为财、色、名、食、睡五欲所惑,坚住正念,保持觉性。事上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道世间一切有形相的事物,皆是四大假合、众缘和合所生,没有恒常不变的。了解一切事理都不离因果法则,就不会因外在事物的变迁及自身的遭遇而悲喜不定,这念心常处安详自在。

  要达到平常心,必须经过事相上的磨炼。儒家所谓君子五德为:温和乐道、良善处世、恭敬行事、节制欲望、谦让待人。能做到五德,离中庸之道也不远了。再接再厉于心念上下功夫,先以善念制止恶念,再以舍念不执善念,日久功深,必能达到“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沼水无痕”、“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的平常心境界。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