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本期主題:在細行中覺醒







淨業成於道儀,清白圓於戒品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慇法師



  所謂「淨業成於道儀,清白圓於戒品」,內懷師子之德,外現象王之威,則人天讚承,神龍欽伏。奉持戒律,攝持威儀細行,是出家眾的本份事,因此有所謂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以軌範身心。目的沒有別的,為解脫故。儒家也提到了許多關於威儀細行的道理,其目的便是告訴世人如何立身行道,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

藉正行以正其心

  《中庸》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說明研究學問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性德,而要將德行完全發揮,必須在細微之處用心;性德之高明,亦發於庸常之細事。想要提升自己的德性,必須從細行中下功夫,而德性亦藉著細行而顯發,二者即因即果。

  佛者,覺也。注意到自己的細行,便是覺的開始。身為修行人,每一動都要從覺性中展現,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依道而行。若能如此,每一動皆是解脫,每一行都能利益眾生。例如:日常生活中,不論身處何地,所有物品皆將其擺正,不歪邪,藉由外相的端正,使自己的心不散亂、不偏斜,也讓他人藉由此境教收攝身心。

  孔子曰:「席不正不坐。」春秋戰國時代的黔婁往生時,因家中貧窮沒有夠長的被單得以遮身,朋友前往弔唁,看見黔婁的雙足還露在外面,難過地說:「斜爾其被,則斂矣!」黔婁之妻卻正色道:「斜之有餘,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一個人的品德涵養就展現在庸常的言行上。由於連庸常之言行都戒慎恐懼,不敢恣意,故臨大節不能奪其志。對修行人而言,在看似不重要、容易輕忽的地方,也能用心觀照,不斷地琢磨,才能將習氣煩惱一網打盡,於生死得大自在。


依細行等持定慧

  儒家強調「不學禮,無以立」,細行,便是禮的展現。外顯的行為,展現出的是內在的平等心、慈悲心、智慧心。不管是在待人接物、應對進退之間,都能以此三心觀照自己,同時也觀照他人,行事就不會魯莽輕率、觸惱他人,亦能與人和合共處,所言所行皆能成就善法。例如:說話之時,秉持平等心、慈悲心、智慧心,就能細心觀照到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乃至每一個眼神,是否都合於當下的因緣和說話的對象,如此就能口說和合之語,不致惱怒他人而不自知。《中庸》云:「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細行的展現,並非只有在與人相處之時,在自己獨處時更要細心觀照,每個細行攝持的當下就是定,亦是覺性的展現。覺,即是智慧。因此,一言一行都是定慧等持。

  良善的因,就有良善的果,就是如意,就是解脫。不管對世間人或是修行人而言,這個道理都是一樣的。因此,觀照細行,身口意三業不犯他人,遠離苦因,那麼,每一步都是自在解脫。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