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佛法小常識








三衣、缽、具、錫杖
──從佛陀的日常行儀,看見如來的標幟

文/編輯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三衣

  一日,佛出王舍城往南方遊化,途中,看到路旁的耕地,便指著田畝對阿難說:「你看到那一畦畦的稻田嗎?你能不能為比丘們製作如田畦般的袈裟?」阿難馬上回覆:「是的,我可以做到。」於是阿難遵照佛陀的指示,教導比丘製作袈裟。佛陀看見比丘皆穿此衣,歡喜地說:「過去一切佛及佛弟子,皆穿著如此莊嚴的袈裟。」

  衣的割裁之所以狀如田畦,乃為藉相表法,比喻持守淨戒的比丘,為人世間的福田,能令善信植福增慧;猶如世間的禾田,能夠生長苗稼,資養形命,故名之為「福田衣」。

  三衣為比丘、比丘尼所著的袈裟,應法而作,又稱法服。三衣有大衣、七衣、五衣之別,是三世諸佛賢聖的標幟。

  經云:三衣為「菩提上首」,佛弟子頂戴奉持,乃至於恭敬供養,福報無邊,道種綿延。

  《悲華經》載,釋迦如來昔為大悲菩薩時,曾於寶藏佛前,誓願於己成佛之時,袈裟能成就五種殊勝功德。一者,若佛弟子,於一念中恭敬袈裟,必至聲聞、緣覺、菩薩之位,得不退轉。二者,諸天龍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讚歎供養袈裟,即得不退三乘之中。三者,若有鬼神及人,為飢貧所迫,持袈裟少分,即得飲食充足,隨願成就。四者,若眾生共相鬥爭,起怨賊之想,念及袈裟,便生柔軟悲心,無怨賊心。五者,若有兵甲鬥訟難事,敬持袈裟少分,尊重供養,一切危難無能侵毀阻撓。

  釋迦牟尼佛時有位叔離比丘尼,生長者家,出生時身裹細軟白布,出家後不久便證阿羅漢道。

  阿難因此請示世尊:「叔離比丘尼,過去作何種功德,得此殊勝果報?」佛言:「過去毗婆尸佛時,有位婦人名檀膩伽,極為貧窮,夫婦二人僅有一塊敝體之布。如果丈夫出門乞食,檀膩伽就裸身於家中;如果檀膩伽出門,則是丈夫裸身家中。

  一天,有一位比丘行化經過,即為他們開示佛法,說明值佛世難,聞經法難,人身難得,以及慳貪、布施的果報。檀膩伽與其丈夫共議:我等過去因慳之故,致此貧窮,今生又將以何為後世的資糧?若今日不布施植福,未來不知淪落何方?於是,二人便將僅有的財產──這塊平日賴以維生的布供養比丘。比丘為他們祝願祈福後,便將此布恭敬供養毗婆尸佛。毗婆尸佛隨即在供養僧眾的國王百官前,說明這塊布的來由,並讚歎道:『今日的清淨大施會,沒有一樣能勝過這塊布的殊勝功德。』與會大眾無不歡喜,並將自身嚴飾、瓔珞、寶衣,送給檀膩伽夫婦。」

  佛告訴阿難:「當時的貧婦檀膩伽,就是叔離比丘尼,由於過去以清淨心供養三寶的功德,九十一劫中常有淨白軟布裹身而生,且因她發了聞法解脫的大願,今生方得遇佛出家,成阿羅漢。因此,大眾應勤精進聞法,布施植福。」



  昔日,世尊於菩提樹下成道時,有五百商人乘牛車經過,群牛皆停滯徘徊不願前行,商人見此異狀,便向樹神請教。樹神言:「今世有佛,你們幸能值遇,若以善意奉佛,必獲大福。」商人來到樹下,見佛莊嚴,心生歡喜,便將蜜麥,恭敬供養世尊。受食前,佛陀思惟:「先古諸佛,皆以缽受供,不宜如外道人以手受食。」時四天王,即遙知佛當用缽,各取一香淨石缽,俱來供佛。佛陀慈心平等,普皆納受,重疊四缽左手捧之,右手置於缽上,以神力使四缽合為一缽。大眾見之,歡喜讚歎。世尊憶念過去,而說偈言:「我昔以花盛滿缽,奉施無量諸如來,是故今者四天王,施我堅牢清淨缽。」

  缽為僧眾受食的容器。過去,印度外道縫葉為器,拱手受食,非是僧相福田之表;因此,佛制比丘以缽受食,異於外道。又佛聽許比丘蓄二種缽,即瓦缽與鐵缽,唯石缽為佛獨用。

  缽乃恆沙諸佛標幟,正表止貪之法,非為廊廟用器,凡受持者,皆當珍攝保重。

  缽具六德:一、清淨:納清淨食。二、容受:受食平等。三、儉約:節身時食。四、廣普:廣植眾福。五、尊貴:佛缽崇貴。六、亙古:諸佛承傳。《大般若經》:「爾時,世尊於師子座上,自敷尼師壇,結跏趺座……入等持王妙三摩地。」



  具,印度名為尼師壇,又稱尼師但那,漢言敷具、坐具、隨坐衣。昔時印度僧人在山林水邊敷於地上,用以禪坐。傳至中土後,以具為敬禮師長或自禮拜時敷展。

  《戒壇圖經》云:「尼師壇如塔之有基也,汝今受戒,即五分法身香之基也。」若出家行人,不受比丘(尼)大戒,則不得登尼師壇,亦難登聖者階位。

錫杖

  錫杖是比丘僧(尼)所執持的法器,上端有金屬所做之環,功用有二:一為比丘巡歷步行時,藉其振動所發出之聲音驅遣禽獸蟲蟻;二為行乞時,用以叩門曉人。

  《錫杖經》載,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皆應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執持故。」又錫杖「彰顯聖智,故名智杖;行功德本,故曰德杖。如是杖者,聖人之表式,賢士之明記,趣道法之正幢。」

  永明延壽禪師日常以百八細行檢校身口意三業,二六時中所見一切,無不虔心檢責,以手執持錫杖當即至誠發願:晝夜六時普為一切眾生,受持錫杖。願振此錫聲,周遍法界,大作佛事。覺悟一切眾生,離苦解脫。覺悟一切飢渴眾生,口中悉是甘泉。覺悟一切蟲獸,悉皆開道迴避,皈命解脫!

  中台禪寺傳戒大會之錫杖,由導師 覺大和尚親自指導設計。杖頭部份,上為四股十二環表四諦十二因緣,下為二股六環,二股合為一圓表大圓鏡智,六環表菩薩廣行六波羅門。上為小乘,下為大乘,巧喻佛法大小乘融合、悲智雙運無礙之理,遠合三世十方諸佛之無盡悲願,莊嚴超倫。  

敬施三衣、缽、具、錫杖之勝妙功德

   一、身體勻直
  二、見者歡喜
  三、形色光潤
  四、端嚴無比
  五、衣服鮮潔、臥具細軟
  六、福德圓滿、身無塵垢
  七、空無煩惱、具足善法
  八、尊貴自在
  九、命終升天
  十、速證涅槃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