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本期主题:心宽天地宽









观心自在否

文/普宏精舍住持 见恒法师

  
  有一天,大文豪苏东坡先生去拜见佛印禅师,看到禅师正在打坐,他也就跟在旁边学着打坐。一会儿,佛印禅师下了座,苏东坡先生便赶紧请教:“禅师,您看我刚刚坐得怎么样?”佛印禅师微笑着说:“你坐得很好,像一尊佛一样。”苏东坡一听,脸上便泛上欣喜之情。佛印禅师也接着问苏东坡:“那你看,我坐禅坐得好吗?”苏先生灵机一动,便回答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一坨大便。哈哈!”苏东坡带着笑声离去。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将这番应对告诉苏小妹。苏小妹一听,摇了摇头,说:“禅师心中有佛,所以眼中看到的都是佛,而你心中都是大便,自然看到的都是大便喽!哥哥,这次你又输了!”

心胸开阔 法界自宽

  有一位精舍学员平时在市场卖菜,某日将青菜送来精舍供养时特别地高兴,她告诉法师:“先生知道我学佛,但他的情绪起伏不定,如果当天生意很好,看到我就会很高兴地说‘阿弥陀佛’。但是,如果生意惨淡,看到我就会嫌东嫌西,甚至恶口相向,用台语骂我:‘你是饭桶呦?手脚这么慢!’每次我都会很生气、很难过,乃至以不煮饭表示抗议。今天,先生又骂我,但我突然想起了这个公案,就回答先生说:‘你看我是饭桶,但我看你是一尊佛。法师曾说,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你心中都是饭桶,自然看到别人是饭桶。所以,我是佛,你才是饭桶。哈哈哈!’我开心地笑了,先生当下哑口无言。”中午,她很开心地煮了午饭,老夫老妻尽释前嫌。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快乐,达到解脱,远离烦恼,但大部份的人却都在自寻烦恼。烦恼是此岸,解脱是彼岸。此岸和彼岸的距离,就在心念的转换之间。心量小的人,常有愤怒、瞋恚、计较、比较、看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意念是如此,发之于口业,绝对不会口吐芬芳,反而常讲两舌、恶口之语。发之于身业,常与人不善,广结恶缘,不但自己不好受,也常让周遭的人乌烟瘴气。

万法虚妄 心量自开

  有一位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小事生气。她也深知这样不好,便去请教一位禅师,如何才能让自己心胸开阔。

  禅师一言不发地把她带到一座禅房中,妇人才刚坐下,禅师即刻将门锁上离去。

  妇人吓了一跳,气得跳脚大骂,骂了一段时间,禅师毫不理会。

  妇人又开始苦苦哀求,禅师仍充耳不闻。

  最后,妇人终于安静下来了。禅师便来到门外,关心地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怪我自己,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种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禅师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禅师又来问她∶“还生气吗?”“不生气了。”妇人说。

  禅师又问:“为什么?”妇人回答:“气也没有用呀。”

  禅师在门外叹了口气说道:“你的气并没消逝,还压抑在心里,遇到境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说完,禅师又离开了。妇人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平静地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有值不值得的想法,可见心中还是有计较之心,仍有气根。”禅师笑道。

  妇人从窗口见到夕阳辉映着禅师的身影,问道∶“禅师,什么是气?”

  禅师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许久,顿悟。答谢而去。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所执着的人或事物,最终都将灰飞烟灭,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了解这个道理,怎可不谨慎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古云:“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近之唯恐不及。闻一恶言,见一恶行,远之唯恐不速。”意无善念不起,口无善言不说,身无善行不为。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生活中充满了良善之心,不再一味地怨天尤人,不再为小事斤斤计较,心量广大,乐善好施,广结人缘,心中满是感恩。宋朝无门慧开禅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好好珍惜每一个当下,不论走到哪里,必定处处海阔天空。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