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中台广传








中台禅寺九十七年度春季僧众精进禅七  

文/编辑部



   “禅者,佛之心。”为接引社会大众修行学佛,广传中台心法、续佛慧命,在导师 觉大和尚及住持见灯和尚的带领下,本寺僧众秉持佛陀入世之悲怀,在本寺发心执事、在学院研究经教、在海内外各地精舍弘扬佛法,以广大的慈悲心普度众生,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为社会带来一股清净、安定的力量。除了动中的磨炼,为增进大众法师道业,特于二月十七日至三月二十日举办连续四梯次的僧众禅七,大众摒除诸缘,同登选佛场,专精参究,静中养成。

禅七专修 克期取证

  禅七,就是利用七天禅坐的用功,收摄六根门头,将平日向外驰求的心收回来,返照自心,破除我执,转识成智,使本具的清净心得以现前,寻回生命的活水源头。“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禅堂乃陶铸贤圣之所、了生脱死之场;欲透向上一关,舍此无由得入。禅七期间,一天有十支香的用功时间,学人七天全面禁语,每支香含静坐四十分钟、行香十分钟,并由 导师及主七和尚开示,指导参禅要领,建立正确的知见。而禅七当中的早晚课诵、坐香、行香、过堂,也都是为了令学人契悟本心本性,对于自己的真生命有所契悟。

  来果禅师云:“无规矩,习恶难除;无规矩,身心不静;无规矩,不能守法;无规矩,不能参禅。”主七见灯和尚于起香时开示大众,要“听招呼,守规矩”,规矩是助道因缘,帮助学人收摄杂念,专志一心,契悟中道,找到归家的路。进了禅堂就要万缘放下,安住在本心本性。

  主七和尚并教示大众,禅七的目的就是要在七天当中克期取证。“证”就是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悟到本具的清净心,这是修行学佛的终极目标,也是出家众的本分事。世尊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自证得。”大众法师平时在动中修菩萨行,所修的一切善法,乃至种种止观法门,都是在帮助自己去除心当中的妄想执着,这是佛法的根本,因为没有妄想执着的这念心,就是本具的清净心──如来智慧德相,这个真实的相貌称为菩提涅槃,这个道理是最真实的,大众要有信心。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导师 觉大和尚于禅七中开示大众,打坐的目的在澄清当下这念心,无论任何法门通通要销归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五祖弘忍大师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离开这念心性,修行得不到大利益。在禅堂就是要放下──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这就是好香。打坐是先苦后甘,《华严经》有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打坐要能忍受腿的酸、痛、麻,要发“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大悲愿,才能有所成就。

  禅七的目的是认识这念心,认识以后,要将这念心收回来。在七天之内,完成“心”的工程。这个工程做好了,生死就了了。无论显、密,修任何宗派,都想成佛,必须清楚地了解“成佛”二字的意义,才不会虚度一生。成佛,在事上是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化身佛,理上则是指这念无形无相的菩提心、涅槃心。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最后都归于自性菩提、自性涅槃。每个人都有自性,所以都能成就菩提、涅槃。

  平时大众在道场、精舍发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福德、慈悲,是动中磨炼。禅七,在禅堂六根清净,自净其意,当下这念心不攀缘、不颠倒,达到无念,修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的智慧,是静中养成。经云:“修无修修,念无念念”,修是为了断除烦恼,修了以后要无能修、所修,归于自性。顿悟法门是一条无上大道,要安住在这个地方。所谓“一念不生,万法无咎”,一切都是现成的,只是把妄想、执着修掉,本具的自性就会现前。明白了这个道理是悟道,依此道理而修是修道,修道圆满即是成佛。

  修行就是保持当下这一念觉性。平时所修的种种善法、福报,都是方便,目的是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福报是修行路上的资粮,缺少福报资粮,打坐也会有障碍。有了福德因缘,再配合禅坐,就是福慧双修。一切都在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若向外求,了不可得。契悟本具的佛性,了达一切法都是自性起用,都要归于自心。自心就是听法的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处。

放下提起 自利利他

  昔日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揭示拈花与微笑之心无二无别。禅七期间,依着大善知识的教示,在这念心上用功,学习如何澄清这念心,静中养成、动中磨炼。起七,就是要放下;解七,就要提起。能放下、提起,就能得自在。永嘉大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七日精进参究,修定、修慧,对心法有更深一层的体悟。出了禅堂,将所得体会应用于弘法度众的本分事上,“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广为宣扬佛法正知见,令诸众生亦能照见本心真佛,常住快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