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110
 
专题思惟







楷书的技法(下)

文/中国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中台佛教学院书法教师
   普台国民中小学艺术与人文教育谘询委员 廖蕙镇 


永字八法

  六、撇法,“永字八法”中称为“掠”(长撇)、“啄”(短撇),处在不同的结构位置上,撇往往需要以不同势态出现。撇,是由上或右上方发笔,向左下方行笔提收形成的笔画。撇的用笔方法,藏锋起笔,顿挫后由右上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力量由重而轻,至末端撇出,带出笔锋。撇的独立形态特征是外拓性,用笔时要准确地把握行笔方向和斜度、长短,中锋运笔,力贯始终,沉着提收。

  七、捺法,“永字八法”中称为“磔”,又称为“波”。捺,是从左(或左上方)起笔向右(或右下方)行笔而后提收写成的笔画。捺的用笔方法,藏锋起笔,略作骨突状,行笔由左上向右下,由轻而重,至尾部时加重,到了终端向右捺出,带出笔锋。捺的用笔,起收固然重要,行笔更是关键,必须特别重视提、按的巧妙结合,使轻重错落,自然跃动,所谓“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捺有长短、斜卧,运笔时轻重程度需有变化,甚至体态有时也必须变异,点形捺便是将捺改变成顿点,所谓“字无二足”、“燕不双飞”,便是要求整体的协调。

  八、转折,转折没有单独的起笔,也没有单独的行笔,转折的目的是使笔锋得以调整顺利,并使其势得到传递。有顿挫的转折,如“国”字的右上角,横画至转折处向上提笔再向右下顿挫,把笔锋调整到点画中心再向下行笔,形成明显的骨突。没有顿挫的转折,如“乙”字的左下角,顺着竖画的行笔,自然地婉转到横画继续行笔,不形成骨突。

楷书的笔法与字法

  总而言之,用笔是书法的基础,而各种点画的用笔则是奠定基础关键所在,必须善于具体把握和运用各种点画的用笔技法。在书写时,提按节奏应自如,动作要轻捷便利,必须“写出”,不可“描出”。另外,同一笔画在应用时其形态各异,富于变化,不可用同一形态组合成字,否则会流于呆板如印刷体,应构思如何在相对关系中把握和表现各种点画的独特性。

  在篆书与隶书的笔法中,每一种几乎都可以独立地成立,而在楷书中,不同的笔法还必须在字法的结体中体现出映带的关系,不能完全独立地运行。例如“法”字的水字边,第一点与第二点、第二点与第三笔,包括第三笔与第四笔都必须表现出一种呼应的映带关系,所以在楷书的书写技法中,笔法与字法的关系也更加紧密。

  字法又称结体,或称间架结构,是一个字的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关系。楷书的基本形体是以正方形为主,篆书是长方形,隶书是扁方形。篆、隶、楷这三种书体相对于其他书体来说,有比较明确的基本形,都是属于方块字。除了基本形和篆、隶有区别,楷书还有一个不同于篆、隶的统一的“动势”。这种动势是自左下向右上的趋势,由于人们的视觉习惯,这种“势”往往不被注意。汉字的笔画分主笔画──横画与竖画,副笔画──点、挑、钩、撇、捺等。主笔画对字的结构起主导作用,楷书的主笔画“横”有了倾斜,导致整个楷书结构有统一的动势。少数没有横画的独体字则另当别论,如:人、心、之等字。

  结构优美的字给人的感觉是平稳的,即符合均衡对称的法则。平稳不失重心的楷书,都是透过合理而巧妙的结构安排,对于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穿插、呼应、对比、统一的关系,比篆书、隶书有更高、更复杂的要求。篆书的结体,是单用点和线条水平或垂直,圆转地加以组织。隶书的结体,是用点和线条水平、垂直或倾斜,以及圆转或方折的组织而成。而楷书的结体规律,其基本宗旨是使每一个字的结体,在匀整、方正中见变化,如疏中见密、密中见疏、上下结构不能纵长、左右结构不能横扁等等,这些结构法则,前人有很多的论述,对书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楷书的章法

  楷书的章法,比起结字来,它的面更广、更大。因为,它不仅止于对单字的琢磨,而是应该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观念,把整篇看成一个“字”,把全部当作一个“体”;如果只是斤斤计较某一个字或某一个细部,就掌握不了整体布局的妙理。

  所谓“积字成篇”,章法是就一篇整体而言。书写正文,传统以竖式为主,起不空格,文不分段,句不加标点,行次以自右至左的顺序排列,竖排为行,横排为列,上字与下字之间的距离为字距,行与行的距离为行距。书写用纵行横列的格式,必先画好或摺好字距与行距的方格,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务求整齐统一;书写时要注意把字放在格子中央,字距行间布白必均齐匀称,字字平正,顾盼有情。字形大小,阔窄不可悬殊,字与格子的比例适当,不拥挤、不散漫、不偏斜,字体方正、分行亦须工整,使整体风格趋向一致,以增强整洁、和谐之美。字距与行距均等,竖成行、横成列,不论横看竖看,纵行横列工整清楚,疏密相称,虚实相生,通篇和谐美观,唐碑中的楷书布局多取这种格式,显得庄严、肃穆。

  以上所述楷书的书写技法,主要是以唐楷而言,而广义的楷书除了唐楷还有魏碑,其笔法、结体、章法介于隶书与唐楷之间,不在此论。学习者应在楷书上打好基础之后,进而可以上溯篆、隶,下及行、草。学习时可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碑》,颜真卿《多宝塔》、《颜勤礼碑》,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从中自可得到更切实的体会。

参考书目
1.徐建融,《书写的技法》,石头出版社,2005年11月。
2.任平,《大学书法》,西冷印社,1999年9月。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