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本期主題:生命的微笑--掌握善念的光明








讓生命綻放笑顏

文/見涌法師


  今日,科技文明發達,生活型態複雜,五欲七情熾盛,人們不但要防治天災、人禍,更要與自心的貪、瞋、癡、慢、疑等種種惡念搏鬥。然而,若能時時以一善念,成就無邊淨緣,遠離諸多惡緣,必將為自己和周遭帶來生命的微笑。

善業增勝 向上提升

  古時,有位比丘心起驕慢,以惡言毀罵一位已證羅漢的老比丘「誦經如犬吠」,於後來五百世中皆墮為狗身,經常處在擔憂、害怕、煩惱之中;但是,因為曾發願親近善知識,所以在罪將畢時,遇到舍利弗為其說法,以此聽聞佛法的功德而投生人道,並因過去出家持戒功德,得證阿羅漢果。

  再說,從前有個村落,村民們都有很深的邪見,佛陀派遣目犍連尊者前去弘法,大眾傾心向化,信受奉行。佛陀說:「這些人跟目犍連有緣!多劫以前,目犍連是一位樵夫。有一天,他到山裡砍柴,看見無數的蜜蜂要螫他,他當下發願:『你們都有成佛的靈性,千萬不要產生毒害的心念和行為!如果我將來成道,一定度化你們!』由於樵夫生善念、發善願,當下蜜蜂都飛走了。今天這個村子裡的人就是從前的那群蜜蜂,目犍連因為過去發了度化他們的善願,所以今生只要一去弘法,就能攝受、感化他們。」由此當知,惡念生起,就是向下沉淪,與三塗惡道相應;善念萌發,就是向上提升,與人天四聖相應。

念起即覺 因果昭然

  修行學佛,就是要觀照自心,時時刻刻起善念。善惡念頭往往互相消長,如果不時時起善念,惡念就容易乘隙而生,所謂「一念錯過,百事皆非」。既然要起念,當然就要起善念,禮敬三寶、孝順父母、尊師重道、知恩、報恩、布施、忍辱……都是善念。

  就世間法而言,人在大病臨危之時,「滿懷心腹事,齊到眼前來」,未了的心願,一一從頭想起。一般人,顧及自己的兒女、財產家業;文人、學士、藝術家等,想起他未完成的作品;仁者聖人,則想起他未完成的志業。孔子五十六歲那年,曾在匡地蒙難,正當面臨命危關頭,深覺自身所負的使命重大,願以生命來保存周代的典章制度──此一善念,讓孔子處之泰然,鎮定非常,不但脫離了險境,更落實了「素患難,行乎患難」的聖人行持。

  古德曾說:「念念因,念念果;萬不能在人間錯一點小因果,錯時不覺,受報方知!」又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由是可知,修行貴在平時。若能在未錯以前,留心防範,觀照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久之必然深信因果。時時長養慈悲心,發願廣結善緣,予樂拔苦,自然就能掌握善念的光明,創造「心無善念不起,口無善言不說,身無善行不動」的善業,邁向菩提大道,讓生命綻放笑顏。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