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專題思惟







書法之美(下)

               文/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常務理事
                 中台佛教學院書法教師
                 普台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育諮詢委員
                 廖蕙鎮(傳優)

五、南北朝書法

  南朝是以東晉二王「南帖」的書風為本而更向前發展,南朝由於地域的特殊因素與貴族的愛好風雅,自然形成了一種唯美、裝飾的書風。

  北朝則流行著漢魏以來的「北碑」楷體的書風。北朝因地理環境的影響,吸收了印歐文化的特質,寺廟廳堂的建築、佛龕造像、刻經寫經等極為流行,加上不受建碑的禁令,所以書法發展較之南朝更為蓬勃迅速,石碑、墓誌、摩崖等造刻極為豐富。

六、隋代書法

  隋代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南北書風的統一,總結隸楷之過渡與轉型之書風而定於一,為中國楷書書法確立了極具歷史意義的固定模式。現今我們所使用的楷書雖為唐代楷書的流傳,然確是早經隋代書家立下基石,開其風氣。

七、唐代書法

  中國書法諸體,最晚成熟的該算是楷書。唐代楷書的發展逐漸建立規範,進而成為當時通行的標準書體。人人熟悉的「永字八法」,即出自唐人臨池心得,結合前人經驗,歸納出楷書用筆的規律。直到現在,我們仍沿用唐代的楷書。

  唐初出了幾位大書法家,都以楷書著稱──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可謂「初唐四家」。四家之外,顏真卿、柳公權也各具風貌,他們的作品至今仍是臨寫常用的範本。

  唐代重回政治統一的局面,各地書風會流,書法經由帝王的提倡,得到充分發展的機會。當時唐太宗總結前代書學,以「書聖」推許王羲之,王字風行一時。

  中唐以後,張旭、懷素從體勢上變化草書的格局,走上「狂草」的途徑。筆勢縱橫躍動,充滿了浪漫氣息。草書發展至狂草,放筆飛動的氣勢,與王羲之動靜清和的氣質又不同了。

八、五代書法

  五代書法藝術雖承唐宋之餘緒,但因兵火戰亂的影響,成了凋落衰敗的總趨向。

  在五代之際,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楊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

九、宋代書法

  晚唐因為國勢的衰微,書運也跟著沒落。跨過動亂的五代及宋初,直到北宋中期,才由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所謂的「北宋四大家」承繼。

  北宋四家的書法特色在於表現極為自由且個人式的行書,一反唐代以來貴族門閥著重法度與裝飾味極濃的楷書體制,完全為一種抒情與縱意的風格,此即所謂「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兩個環境與時勢不同所造成的差異。

  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有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就是一種書體如果建立起森嚴的法度,有了規矩的模式以後,其藝術的發展也就有很大的侷限性,甚至陷入暫時的停滯狀態。這時候,人們就必然要去創造或運用更能表現自己個性、更能體現時代風貌的書體。

  楷書因其有實用功能,自唐以後未曾衰落,但書家們更著意於唐以來有了長足發展的行草書。以「意象」為特性的中國書法藝術,在其發展過程中,總是既講求實用性,又努力擺脫實用功能的羈絆,以尋求寫意抒情的更高境界。因之,行草書以其所具備的點線變化美,成為書家們情感馳騁的理想國。所以,宋代書家大都以行草書聞名當代、流傳後世。

  南宋書家因國勢衰微,已不見北宋盛況,書風多襲前人,少有創意,大致以東晉二王、唐顏真卿,及北宋米芾、黃庭堅等三種典型的面貌居多。

十、元代書法

  中國書法到了元代,所有的變革驟然停止,而由趙孟頫一人獨挑復古的變局,一下子又回復了晉唐以來王羲之書法典型的傳統風格。

  元代書法在趙孟頫的率領下,極力鼓吹晉唐書風,在元代蔚然形成一種特有的風氣。這種風氣,雖名為復古,事實上也是一種新機和變革,引導中國書法在繼承古典書法優良傳統的基礎上向前邁進。也因這種變革而有了元代書法新的審美趣味,不能不說是中國書法史上另一新里程。

十一、明代書法

  明代書法在帖學籠罩下,以繼承傳統為其主流。一直到明末才由董其昌個人獨挑復古與變古的大樑,且在明末清初的藝壇有既深且廣的影響。明末受董其昌號召而群起的書家,以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等人最為突出,他們將魏晉與宋人的書風發揮到了極致,更重要的是,也使得中國書法藝術擺脫了長久以來的約制與束縛(如館閣體等),重新獲得了生機。

  這些書法家除了極力創新的共同風格之外,也都擅長寫「連綿」的草書,極端自由奔放,又因為講求連筆的筆勢韻律,字形便自然地被扭曲和變形,給人一種既古怪又清新的異常感。

十二、清代書法

  清初書壇的走向,大體延續晚明再作推進。王羲之傳統經董其昌發揮之後,持續為清人探索的方向。在此潮流之外,金石書法及渾厚剛健的顏書,漸有復興的趨勢。

  嘉慶、道光年間,金石碑版書法逐漸成為書壇主流,時代趨向固然如此,學者、書人表明重碑輕帖的態度,也發揮引導的作用。在碑帖優劣的聲浪中,無形中將嘉慶以前設定為「帖學」階段,偏重法帖之學而不離王羲之傳統;嘉慶以後則為「碑學」階段,以金石碑版書法為重。書法史也就如此粗略劃分,來概括整個清代書法的發展。此際在碑學中淬鍊的書家,如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楊沂孫等人,都具有碑帖兩方面的素養。

  晚清之際,趙之謙在行書裡融合魏碑筆法,開拓行書的格局。吳昌碩從石鼓文和散盤銘文求其變化,以左右參差錯落的結體,打破篆書原有的規律,豪邁開張卻不失古意。清人融合轉化的功力,串聯古今,也為民國以後書法的發展導引出新的方向。

參考書目:鐘明善,《中國書法史》,財團法人錦江堂文教基金會,二○○一年六月。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