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专题思惟







书法之美(下)

               文/中国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
                 中台佛教学院书法教师
                 普台国民中小学艺术与人文教育谘询委员
                 廖蕙镇(传优)

五、南北朝书法

  南朝是以东晋二王“南帖”的书风为本而更向前发展,南朝由于地域的特殊因素与贵族的爱好风雅,自然形成了一种唯美、装饰的书风。

  北朝则流行着汉魏以来的“北碑”楷体的书风。北朝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吸收了印欧文化的特质,寺庙厅堂的建筑、佛龛造像、刻经写经等极为流行,加上不受建碑的禁令,所以书法发展较之南朝更为蓬勃迅速,石碑、墓志、摩崖等造刻极为丰富。

六、隋代书法

  隋代最重要的特色,在于南北书风的统一,总结隶楷之过渡与转型之书风而定于一,为中国楷书书法确立了极具历史意义的固定模式。现今我们所使用的楷书虽为唐代楷书的流传,然确是早经隋代书家立下基石,开其风气。

七、唐代书法

  中国书法诸体,最晚成熟的该算是楷书。唐代楷书的发展逐渐建立规范,进而成为当时通行的标准书体。人人熟悉的“永字八法”,即出自唐人临池心得,结合前人经验,归纳出楷书用笔的规律。直到现在,我们仍沿用唐代的楷书。

  唐初出了几位大书法家,都以楷书著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可谓“初唐四家”。四家之外,颜真卿、柳公权也各具风貌,他们的作品至今仍是临写常用的范本。

  唐代重回政治统一的局面,各地书风会流,书法经由帝王的提倡,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当时唐太宗总结前代书学,以“书圣”推许王羲之,王字风行一时。

  中唐以后,张旭、怀素从体势上变化草书的格局,走上“狂草”的途径。笔势纵横跃动,充满了浪漫气息。草书发展至狂草,放笔飞动的气势,与王羲之动静清和的气质又不同了。

八、五代书法

  五代书法艺术虽承唐宋之余绪,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向。

  在五代之际,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杨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

九、宋代书法

  晚唐因为国势的衰微,书运也跟着没落。跨过动乱的五代及宋初,直到北宋中期,才由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所谓的“北宋四大家”承继。

  北宋四家的书法特色在于表现极为自由且个人式的行书,一反唐代以来贵族门阀着重法度与装饰味极浓的楷书体制,完全为一种抒情与纵意的风格,此即所谓“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两个环境与时势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就是一种书体如果建立起森严的法度,有了规矩的模式以后,其艺术的发展也就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陷入暂时的停滞状态。这时候,人们就必然要去创造或运用更能表现自己个性、更能体现时代风貌的书体。

  楷书因其有实用功能,自唐以后未曾衰落,但书家们更着意于唐以来有了长足发展的行草书。以“意象”为特性的中国书法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既讲求实用性,又努力摆脱实用功能的羁绊,以寻求写意抒情的更高境界。因之,行草书以其所具备的点线变化美,成为书家们情感驰骋的理想国。所以,宋代书家大都以行草书闻名当代、流传后世。

  南宋书家因国势衰微,已不见北宋盛况,书风多袭前人,少有创意,大致以东晋二王、唐颜真卿,及北宋米芾、黄庭坚等三种典型的面貌居多。

十、元代书法

  中国书法到了元代,所有的变革骤然停止,而由赵孟俯一人独挑复古的变局,一下子又回复了晋唐以来王羲之书法典型的传统风格。

  元代书法在赵孟俯的率领下,极力鼓吹晋唐书风,在元代蔚然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气。这种风气,虽名为复古,事实上也是一种新机和变革,引导中国书法在继承古典书法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也因这种变革而有了元代书法新的审美趣味,不能不说是中国书法史上另一新里程。

十一、明代书法

  明代书法在帖学笼罩下,以继承传统为其主流。一直到明末才由董其昌个人独挑复古与变古的大梁,且在明末清初的艺坛有既深且广的影响。明末受董其昌号召而群起的书家,以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最为突出,他们将魏晋与宋人的书风发挥到了极致,更重要的是,也使得中国书法艺术摆脱了长久以来的约制与束缚(如馆阁体等),重新获得了生机。

  这些书法家除了极力创新的共同风格之外,也都擅长写“连绵”的草书,极端自由奔放,又因为讲求连笔的笔势韵律,字形便自然地被扭曲和变形,给人一种既古怪又清新的异常感。

十二、清代书法

  清初书坛的走向,大体延续晚明再作推进。王羲之传统经董其昌发挥之后,持续为清人探索的方向。在此潮流之外,金石书法及浑厚刚健的颜书,渐有复兴的趋势。

  嘉庆、道光年间,金石碑版书法逐渐成为书坛主流,时代趋向固然如此,学者、书人表明重碑轻帖的态度,也发挥引导的作用。在碑帖优劣的声浪中,无形中将嘉庆以前设定为“帖学”阶段,偏重法帖之学而不离王羲之传统;嘉庆以后则为“碑学”阶段,以金石碑版书法为重。书法史也就如此粗略划分,来概括整个清代书法的发展。此际在碑学中淬炼的书家,如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杨沂孙等人,都具有碑帖两方面的素养。

  晚清之际,赵之谦在行书里融合魏碑笔法,开拓行书的格局。吴昌硕从石鼓文和散盘铭文求其变化,以左右参差错落的结体,打破篆书原有的规律,豪迈开张却不失古意。清人融合转化的功力,串联古今,也为民国以后书法的发展导引出新的方向。

参考书目:钟明善,《中国书法史》,财团法人锦江堂文教基金会,二○○一年六月。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