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專題思惟







書法之美(上)

               文/中國標準草書學會常務理事
                 中台佛教學院書法教師
                 普台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育諮詢委員
                 廖蕙鎮(傳優)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本身具備文字的屬性,也同時表現文字書寫的趣味和美感。

  中國書法本身的衍化,上自商周、秦漢,下至元、明、清,從各代書法篆、隸、草、行、楷等書體蛻換的軌跡來看,大都循著「實用」與「美觀」兩種途徑發展。然而,中國書法在草創之初,即已發揮了它最大的潛能,使文字與生活、書法與藝術,在數千年的漫長旅程中,為中國人孕育出獨特的民族氣質與文化風貌,綻放出光輝燦爛的花朵。現在,讓我們來探索歷來書法發展的情形。

一、先秦書法

 (一)殷代書法

  中國書法之美,當追溯自殷商的契刻文字──甲骨文。

  甲骨即龜甲或獸骨,甲骨文的內容是商朝宮廷占卜問事的記錄,是卜辭,也是歷史記錄。甲骨文字所使用的工具是筆和刀,這種文字大多有一個先寫後刻的過程,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是先以獸毛製成的工具,用墨或硃砂寫在骨片上,再以筆刀逐字刻劃,造形多「方直挺峻」。

  殷商還有罕見的殷人墨跡──玉片、陶片、獸骨上的墨書、硃書,這種以柔毫筆的應用,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產生、形成和發展起了特殊的作用。

  除了甲骨、墨跡之外,尚有鑄刻在青銅器的文字──金文。

 (二)西周書法

  金文是周代書體的特徵,這些鑄刻於金屬之鐘鼎器上的文字,稱之為「鐘鼎文」、「籀文」、「古文」、「大篆」。

  金文的製作,有一個「書寫→製模→鑄造」的過程,因為鑄造方法特殊,文字筆劃顯然較契刻文字寬厚,且起筆與收筆之處多呈現圓曲之狀,比之甲骨刻辭較易發揮毛筆的作用,保留書寫的特徵。

  西周中期,金文書法已發展成熟,此時的西周金文就是後來秦系文字,也是秦始皇書同文字的基礎。

 
(三)春秋戰國書法

  漢字書法在此一時期隨著社會的動亂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一時期的書法作品,無論石刻文字、金文、墨跡、金木印文字都呈現出流派紛呈、百花齊放的藝術特點,雖然在莊嚴場合大宗應用的仍是西周以來的大篆,但古隸在此時期卻已經萌生。

  春秋戰國時代,在中國書法史上最可稱道的是產生了劃時代的優秀作品──石鼓文。

  石鼓文字是戰國後期,秦尚未統一天下前的書體,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刻石。每個鼓上刻著一篇有韻的詩,體裁與《詩經》相同,為四言詩。石鼓文雄強渾厚、筆力堅勁、渾穆天然之趣,被喻為中國書學的瑰寶。

  在此一時期墨跡的文字中,輕便的竹木簡牘逐漸作為主要書寫材料,使得毛筆擁有獨立發展的空間,先民進一步感受到筆寫的樂趣。

二、秦代書法

  秦王政統一六國之後,也以西周以來秦系文字為基礎統一全國文字,由李斯整理且頒佈天下,有所謂「罷其不與秦文合者」,而創造了小篆。「小篆」是把商周以來的鐘鼎書體,太繁或過於圖象的文字簡化為長方細筆的造型文字,稱之為小篆。相對地,把先秦陶文、甲骨、金文各種文字通稱為「大篆」,並集合大篆、小篆,總稱為「篆書」。

  此時期將小篆作為學童啟蒙的識字課本,以為推廣應用的楷模,小篆從此成了秦代通行的書體,這種書體比起前代文字,有了書寫線條圓勻、結構統一定型、字形呈縱勢長方等特點,也是典型的官方文字。

  秦統一文字,不僅指統一篆書為小篆,而且也指統一隸書。由於小篆過於規矩,筆畫又多,書寫時稍微快些,則字形便有些「草」意。當時秦獄吏程邈就以此草寫的小篆呈奏皇上,被秦始皇採納,而稱為「隸」書,也就是獄中隸卒公文書體,書史家則稱之為「秦隸」或「古隸」。

  秦隸是簡化了的小篆,筆畫較自由,轉折處多為方角,字體形狀也改小篆的長方形變為近似方形,主要在於書寫鐫刻方便,橫劃與直劃疊架而成,具有自然樸質的趣味,是小篆到漢隸的過渡期。

三、漢代書法

  早在戰國時代,秦地簡牘文字和楚地帛書都出現篆書蛻變的跡象,可知隸書在此時期萌芽了。或許出於簡便的需求,也或許順應書寫時有意無意間的變化,篆書原有的規律逐漸破解,脫去盤曲紆迴的象形意味,轉變為來去自如的點劃結構。早期隸書,篆意尚未脫盡,本身筆法也未成熟,書法史概稱為「古隸」。

  隸書本來是一種民間流行的「以赴急速」的書體,它源出自古,趨用於秦。到了漢代,已成了官方文書通用的字體。在應用的過程中,受「中和為美」的思想支配,在不斷追求書寫上的規範化與程式化,所以,西漢中晚期隸書就發展成為帶波挑、波磔、結體呈橫勢扁方的今隸。

  從書寫筆畫看來,定型後的隸書有了最能體現隸書標準的波、磔筆畫。結體近於扁方,左右開展的態勢彷彿「八」字分背,因此稱作「八分」,有時也稱為「分隸」。這種字,上承篆書、古隸,下啟楷書,既莊重嚴整,又勁挺若動,具變化之妙,其用筆卻通於行、草書。

  文字學家把隸書的定型化過程叫「隸變」。隸變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最了不起的偉大變革。古文是從象形開始創造、發展的。它離不開象形的意義,所以形體無定、筆畫無定。至小篆,對古文大篆進行了初步的省改,使之定型化、符號化,筆畫圓勻,但仍存象徵遺意。隸書則把篆書逐漸方正平直化,形成了與篆書線條差別很大的基本筆畫,把漢字在小篆中殘存的一點象形遺意也逐漸泯滅了。

  從漢字形體發展來看,漢代仍應用著小篆,但佔統治地位的是隸書。這一時期,在隸書定型化的同時,草書、行書、楷書也應運而生。從出土的漢人墨跡中可以看出,前人所謂的「漢興有草書」,是說在含有隸意的章草出現的同時,就已經有了不帶有隸意的今草。也就是說,今草、章草同時孕育於草率的篆書和古隸之中,產生於古隸之後,逐漸趨用於西漢。

  書體遞變原非單純地一個方向前進,當隸書向草書蛻化之際,另方面也向楷書演變,兩方面行進的過程有時交集,於是行書便在這交融的基礎上發展出來。行書的體勢和筆法,或者取樣楷書,或者取樣草書,其間通過長久經驗的累積,而後達到從容自主的境地。

  草書、行書、楷書的成熟推後至魏晉之際,整個西漢四百多年仍然是篆書漸退而隸書大盛的一代。

四、魏晉書法

  從漢字書法的發展來看,魏晉是完成漢字書法演變的重要歷史階段。這一時代,是篆、隸、真、行、草諸體咸備且俱臻完善的一代。從大量的史料證明,真、行、草三體此時俱備。這三種書體的定型美麗,無疑是漢字書法史上的又一巨大變革。這一書法史上造就了兩個承先啟後、巍然卓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他們揭開了中國書法發展史的新一頁,樹立了真書、行書、草書美的典範,此後歷朝歷代,乃至東鄰日本,學書者莫不宗法「鍾王」、盛稱「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甚至尊稱王羲之為「書聖」。

  鍾繇是建立楷則的大書法家,他從漢以來民間流行的隸書中,把那些衝破隸書規矩,方正平直、簡省易寫的成分集中起來,以真書(即楷書)的橫、捺,取代了藏鋒、翻筆的隸書的蠶頭磔尾,參以篆書、草書的圓轉筆畫,促進了真書的定型化。鍾繇確實付出巨大的藝術創造力,建立起真書的規矩法度。雖然不能說真書是鍾繇一人所創造,但他在這種嶄新書體的完善、推廣上,的確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一千七百年後,真書仍然被我們廣泛使用,這實在要歸功於鍾繇在書法藝壇上的貢獻。

  在完成漢字書體演變的魏晉,另外一位書壇上的巨星,就是世稱「書聖」的王羲之。

  王羲之小時候就從衛夫人學習書法,而衛夫人的筆法就是得自於鍾繇。但是王羲之不單是模仿鍾繇的字,更是學習了鍾繇的創造精神。

  在書法上的創造與革新,具體展現在用筆、結字、章法布白幾方面。以筆法為骨幹,以氣韻為靈魂。王羲之的創造與革新,其主要的成就是表現在他的行書和草書上。

  王羲之在行草書的創造,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根植於漢魏以來群眾的書法創造之中。王羲之的過人之處在於他能把散見於前代、當代的書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筆、結字優點,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書法作品之中。他是群眾書法創造的集大成者,產生了書法家王羲之的時代,造就了王羲之的書法藝術。王羲之在行草書方面的貢獻,與鍾繇在楷書方面的貢獻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

(下期待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