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专题思惟







书法之美(上)

               文/中国标准草书学会常务理事
                 中台佛教学院书法教师
                 普台国民中小学艺术与人文教育谘询委员
                 廖蕙镇(传优)

  “书法”是汉文化圈特有的艺术,本身具备文字的属性,也同时表现文字书写的趣味和美感。

  中国书法本身的衍化,上自商周、秦汉,下至元、明、清,从各代书法篆、隶、草、行、楷等书体蜕换的轨迹来看,大都循着“实用”与“美观”两种途径发展。然而,中国书法在草创之初,即已发挥了它最大的潜能,使文字与生活、书法与艺术,在数千年的漫长旅程中,为中国人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气质与文化风貌,绽放出光辉灿烂的花朵。现在,让我们来探索历来书法发展的情形。

一、先秦书法

 (一)殷代书法

  中国书法之美,当追溯自殷商的契刻文字──甲骨文。

  甲骨即龟甲或兽骨,甲骨文的内容是商朝宫廷占卜问事的记录,是卜辞,也是历史记录。甲骨文字所使用的工具是笔和刀,这种文字大多有一个先写后刻的过程,根据考古学家的发现,是先以兽毛制成的工具,用墨或朱砂写在骨片上,再以笔刀逐字刻划,造形多“方直挺峻”。

  殷商还有罕见的殷人墨迹──玉片、陶片、兽骨上的墨书、朱书,这种以柔毫笔的应用,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起了特殊的作用。

  除了甲骨、墨迹之外,尚有铸刻在青铜器的文字──金文。

 (二)西周书法

  金文是周代书体的特征,这些铸刻于金属之钟鼎器上的文字,称之为“钟鼎文”、“籀文”、“古文”、“大篆”。

  金文的制作,有一个“书写→制模→铸造”的过程,因为铸造方法特殊,文字笔划显然较契刻文字宽厚,且起笔与收笔之处多呈现圆曲之状,比之甲骨刻辞较易发挥毛笔的作用,保留书写的特征。

  西周中期,金文书法已发展成熟,此时的西周金文就是后来秦系文字,也是秦始皇书同文字的基础。

 
(三)春秋战国书法

  汉字书法在此一时期随着社会的动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无论石刻文字、金文、墨迹、金木印文字都呈现出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的艺术特点,虽然在庄严场合大宗应用的仍是西周以来的大篆,但古隶在此时期却已经萌生。

  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书法史上最可称道的是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作品──石鼓文。

  石鼓文字是战国后期,秦尚未统一天下前的书体,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刻石。每个鼓上刻着一篇有韵的诗,体裁与《诗经》相同,为四言诗。石鼓文雄强浑厚、笔力坚劲、浑穆天然之趣,被喻为中国书学的瑰宝。

  在此一时期墨迹的文字中,轻便的竹木简牍逐渐作为主要书写材料,使得毛笔拥有独立发展的空间,先民进一步感受到笔写的乐趣。

二、秦代书法

  秦王政统一六国之后,也以西周以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由李斯整理且颁布天下,有所谓“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而创造了小篆。“小篆”是把商周以来的钟鼎书体,太繁或过于图象的文字简化为长方细笔的造型文字,称之为小篆。相对地,把先秦陶文、甲骨、金文各种文字通称为“大篆”,并集合大篆、小篆,总称为“篆书”。

  此时期将小篆作为学童启蒙的识字课本,以为推广应用的楷模,小篆从此成了秦代通行的书体,这种书体比起前代文字,有了书写线条圆匀、结构统一定型、字形呈纵势长方等特点,也是典型的官方文字。

  秦统一文字,不仅指统一篆书为小篆,而且也指统一隶书。由于小篆过于规矩,笔画又多,书写时稍微快些,则字形便有些“草”意。当时秦狱吏程邈就以此草写的小篆呈奏皇上,被秦始皇采纳,而称为“隶”书,也就是狱中隶卒公文书体,书史家则称之为“秦隶”或“古隶”。

  秦隶是简化了的小篆,笔画较自由,转折处多为方角,字体形状也改小篆的长方形变为近似方形,主要在于书写镌刻方便,横划与直划叠架而成,具有自然朴质的趣味,是小篆到汉隶的过渡期。

三、汉代书法

  早在战国时代,秦地简牍文字和楚地帛书都出现篆书蜕变的迹象,可知隶书在此时期萌芽了。或许出于简便的需求,也或许顺应书写时有意无意间的变化,篆书原有的规律逐渐破解,脱去盘曲纡回的象形意味,转变为来去自如的点划结构。早期隶书,篆意尚未脱尽,本身笔法也未成熟,书法史概称为“古隶”。

  隶书本来是一种民间流行的“以赴急速”的书体,它源出自古,趋用于秦。到了汉代,已成了官方文书通用的字体。在应用的过程中,受“中和为美”的思想支配,在不断追求书写上的规范化与程式化,所以,西汉中晚期隶书就发展成为带波挑、波磔、结体呈横势扁方的今隶。

  从书写笔画看来,定型后的隶书有了最能体现隶书标准的波、磔笔画。结体近于扁方,左右开展的态势仿佛“八”字分背,因此称作“八分”,有时也称为“分隶”。这种字,上承篆书、古隶,下启楷书,既庄重严整,又劲挺若动,具变化之妙,其用笔却通于行、草书。

  文字学家把隶书的定型化过程叫“隶变”。隶变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最了不起的伟大变革。古文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发展的。它离不开象形的意义,所以形体无定、笔画无定。至小篆,对古文大篆进行了初步的省改,使之定型化、符号化,笔画圆匀,但仍存象征遗意。隶书则把篆书逐渐方正平直化,形成了与篆书线条差别很大的基本笔画,把汉字在小篆中残存的一点象形遗意也逐渐泯灭了。

  从汉字形体发展来看,汉代仍应用着小篆,但占统治地位的是隶书。这一时期,在隶书定型化的同时,草书、行书、楷书也应运而生。从出土的汉人墨迹中可以看出,前人所谓的“汉兴有草书”,是说在含有隶意的章草出现的同时,就已经有了不带有隶意的今草。也就是说,今草、章草同时孕育于草率的篆书和古隶之中,产生于古隶之后,逐渐趋用于西汉。

  书体递变原非单纯地一个方向前进,当隶书向草书蜕化之际,另方面也向楷书演变,两方面行进的过程有时交集,于是行书便在这交融的基础上发展出来。行书的体势和笔法,或者取样楷书,或者取样草书,其间通过长久经验的累积,而后达到从容自主的境地。

  草书、行书、楷书的成熟推后至魏晋之际,整个西汉四百多年仍然是篆书渐退而隶书大盛的一代。

四、魏晋书法

  从汉字书法的发展来看,魏晋是完成汉字书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代,是篆、隶、真、行、草诸体咸备且俱臻完善的一代。从大量的史料证明,真、行、草三体此时俱备。这三种书体的定型美丽,无疑是汉字书法史上的又一巨大变革。这一书法史上造就了两个承先启后、巍然卓立的大书法革新家──钟繇、王羲之。他们揭开了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新一页,树立了真书、行书、草书美的典范,此后历朝历代,乃至东邻日本,学书者莫不宗法“钟王”、盛称“二王”(王羲之及其子王献之),甚至尊称王羲之为“书圣”。

  钟繇是建立楷则的大书法家,他从汉以来民间流行的隶书中,把那些冲破隶书规矩,方正平直、简省易写的成分集中起来,以真书(即楷书)的横、捺,取代了藏锋、翻笔的隶书的蚕头磔尾,参以篆书、草书的圆转笔画,促进了真书的定型化。钟繇确实付出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建立起真书的规矩法度。虽然不能说真书是钟繇一人所创造,但他在这种崭新书体的完善、推广上,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至今,一千七百年后,真书仍然被我们广泛使用,这实在要归功于钟繇在书法艺坛上的贡献。

  在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魏晋,另外一位书坛上的巨星,就是世称“书圣”的王羲之。

  王羲之小时候就从卫夫人学习书法,而卫夫人的笔法就是得自于钟繇。但是王羲之不单是模仿钟繇的字,更是学习了钟繇的创造精神。

  在书法上的创造与革新,具体展现在用笔、结字、章法布白几方面。以笔法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王羲之的创造与革新,其主要的成就是表现在他的行书和草书上。

  王羲之在行草书的创造,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汉魏以来群众的书法创造之中。王羲之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把散见于前代、当代的书法作品中的一些用笔、结字优点,融合统一在一种崭新的书法作品之中。他是群众书法创造的集大成者,产生了书法家王羲之的时代,造就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王羲之在行草书方面的贡献,与钟繇在楷书方面的贡献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下期待续)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