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本期主題:自在--無煩無憂無掛礙









沒有「我」的快樂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莫法師

  《法華經》云:「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成唯識論》云:「施為無擁,名為自在。」意即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煩惱纏縛,做一切善法而無所執著,是名自在。

  自在,常被解釋為自由、安閒、任意、舒適的心理狀態。世間人以為的自在之樂,多半是放縱自己的六根,攀緣六塵,因此造作諸多煩惱惡業而不自知。譬如,一般人覺得看連續劇是件樂事,每天趕著在八點檔開始前,面向電視機草草地用餐,對於障礙自己看戲的人感到不耐煩甚或起瞋心,情緒跟著劇情人物的喜怒哀樂起伏……一場虛妄的戲劇,牽連了無法計數的生滅心念卻不自覺,這何嘗不是被外境牽制而無法作主的不自在?

  學佛修行之後的自在之樂,是邁向究竟的,是清淨無染的。透過學佛,知道財色名利不過是短暫擁有,貪之無益。自己所執著的事物都會生滅變異,要自在就必須斷煩惱,依著大善知識所說的解脫法門實地奉行。在行的過程中,我們持戒、忍辱,世間凡夫以為這是不自在,殊不知這正是對治煩惱惡習的妙方,可以消除貪瞋癡惑業。所以菩薩修六度萬行,在逐漸去除貪愛執取的磨鍊中,也同時增長了廣大的心量和對眾生的慈悲包容,因為知道所行所受的一切不僅僅是為了自己出離生死,更是為了要拔度苦難眾生。學佛之後,知道從因上努力,不造惡業,了解諸法緣起性空,能把握因緣修善斷惡,進而不住善惡、不住空有,明白寂靜涅槃的究竟之樂方為真正的自在之樂。

  現在身為學僧,每天有各式的學習課程、作業、經典背誦,忙得似乎忘了我是誰!世間人會如是說:沒有「我」的日子哪有自在可言?其實,沒有「我」的日子才是真自在!因為只有一念:要學做菩薩,要慈悲利他,一切都甘心甘受,歡喜承擔!這一分清楚了知的承擔,成就了自在之樂。沒有五欲覆蔽繫縛,唯有一心向菩薩道前行,通達無礙,才真是自在!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