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中台广传








生命之光--觉大和尚于四川大学演讲


  每一个人都有生命,可是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这世界上放光明,不是容易的事;虽然不容易,只要我们肯努力,有恒心、有信心,一样可以做得到。一般人都知道,人人都可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话虽这么讲,如果没有努力,也没办法做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佛法讲,有因才有果,因就是我们自己要努力,要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所谓“一枝草,一点露”,如果不努力,未来美好的前景也只是一个希望而已。

积极向善 消除烦恼障碍

  人性有两面,一是光明的一面,一是黑暗的一面。光明的一面就是我们的良知良能,就是我们的慈悲、智慧。什么是黑暗的一面?譬如,我们本来要发起善心去关心社会、关心大众,想要说好话、做好事,可是心当中却出现另一种想法来阻止我们做善事,心中这些负面的想法就好像强盗、土匪,随时都可能伤害我们的清净功德。想要用功时,心里偏偏就有一个懒惰的魔鬼来阻挠,这一切都是自己心当中的障碍,这就是黑暗的一面。

  王阳明先生说:“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无论士、农、工、商、学、兵,心中都有贼人。例如,学生希望自己功成名就,偏偏却懈怠、懒惰,妄想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这种懈怠、投机取巧的习性就是贼人,就是我们本性中黑暗的一面。在相对的境界中,有佛就有魔,有善就有恶,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什么是佛?智慧达到圆满,慈悲心达到圆满,禅定达到圆满,心当中的烦恼统统解脱了,心境达到清净了,由相对的心达到绝对的心,这就是佛。要想达到这个境界,除了知道心中的魔、心中的贼以外,还要了解,外面会有种种的障碍来阻挠,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有恒心、有信心、有耐心,来克服这种魔障。要克服这种魔障,必须立大愿,什么大愿呢?以前的读书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我们求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当官,要把书读好、把学问做好。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愁将来找不到好职位、不用担心没有前途,最重要的是看看自己学问做好没有、品性建立起来没有?有没有道德的修养?有了这些,将来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这些都是人生的道理,相信每一位都知道,虽然知道,但是容易忽略。

  佛经讲:“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这确实是与我们做人、做事、做学问息息相关的真理。今天除了谈人生的光明面,我们也必须知道人性黑暗的一面,知道黑暗的一面,才好朝光明的一面去努力,有了困难,一定要克服、要忍耐。

清净知见 彰显光明心地

  现在的世界是天涯若比邻,社会非常复杂,由于资讯、交通发达,把时间缩短、空间缩小了,大众可汲取的知识和技能都很广泛,同样地,也容易染上很多不清净的知见。染污的知见一如毒素,传播错误的知见,就像是在空气中散播毒素一样,我们一旦接触,就会受到伤害,吸收不清净的知见,就害了自己一生。在学校,不论学生或教授,最重要的是要有清净的知见,清净的知见就是光明的一面。无论老师、教授,所做的学术研究都要对国家、对整个人类有帮助,要能净化社会、端正知见、鼓励大众向上提升,这种学术才值得赞叹、值得肯定。

  怎么发挥人性的光辉?要克制我们心中的烦恼,降伏心中的贼人。儒家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时时刻刻都要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贪心、瞋心、痴心,把贪、瞋、痴三毒克服了,光明的一面就会显现。能彰显光明的这一面,将个人所学用在为民服务,利人利己,那就真正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光明的人生是每个人所希望追求的,要追求光明的人生就必须克服自己心中的贼人,克服外在的一切烦恼、困难。《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是我们中国固有的文化,相信很多同学都读过这段文字,我们想要发挥人性光明的一面,也可以将这一段作为参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有大责任,什么责任?复兴中华文化的责任、为人民服务的责任,使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的这种责任。以佛法而言,是承担如来家业的责任。我们把责任范围缩小,虽然不能负起国家的重任,最低限度也要有“光宗耀祖”的这种责任。光宗耀祖,必定是要为社会服务,要成为国家的栋梁才能光宗耀祖。

  每个人都有光明的这一面,只是自己忽略了,因此在遭遇困境时多半自怨自艾、消极、悲哀,不知道自心当中有一股潜在的力量、潜在的智慧。在佛经里讲,每个人心中都具有无量的功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慈悲,只要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开显。有因就必然有果,如何具体实践这种观念?必须从根本上做起,除了做学问、学技能以外,我们应该从做人开始。做事容易,做人则不容易,懂得做人、做事,这二方面都能顾及,我们未来的事业发展才有光明,但是,未来要靠现在努力。刚才讲做人是根本,一个人学问再好、技能再高,如果人格不好,没有健全的品德,纵使有好的学问和技能,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公司的主管不信任你的品德,怕你来卧底,政府机关也不敢用你,乃至与朋友往来,人家也怕被你出卖,所以人格的建立非常重要。

持守五戒 建立完整人格

  怎么样才能建立完整的人格?儒家提出五个方向: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简单来说,仁就是慈悲,义就是帮助别人、行布施,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节,要以智慧处世,要守信用,这些是我们中国固有的文化。以佛法而言,就是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把这五项做到了,我们的人格就完整了。

  有人问:“既然不能杀生,敌人来了难道就坐以待毙吗?”佛经讲,菩萨低眉是大慈大悲,金刚怒目也是大慈大悲;军人冲锋陷阵、保卫国家也是大慈大悲,也是行菩萨道,因为国家灭亡了,人民就失去保障。不杀生是慈悲,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哪会有战争?现在有不少国家是用核子武器来维持平衡,你有核子武器我也有,你有飞弹我也有飞弹,你防我、我防你,防不胜防,战争的爆发如箭在弦,将来到了一定的危险时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核子武器的按钮一按,整个世界都毁灭了。所以完全靠核子武器、靠飞弹,不是万全的方法,要达到和谐的世界,必须从心做起,也就是从慈悲心做起。我们所见到的欧洲、美洲、亚洲、非洲虽然是很广大,每一个国家也各有发展的方向,表面上看来是个别不同的单位,其实生命是一个共同体,突然来了SARS、禽流感或温室效应等……就没有东西南北或种族的差别,无人能置身事外。从这角度来看,我们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呼吸一样的空气,都在同一个虚空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和气,要慈悲,不应该杀生。明白了这些道理,心中就没有仇恨、没有排斥,不会引发战争。

  不偷盗,就是不偷取他人的东西。不论是钱财或是智慧财产,我们都不能偷,若为了作学术研究而抄袭别人的文章,这也是偷盗。不邪淫,除了夫妻之间正常的婚姻关系以外,男众不可以金屋藏娇,女众不可以红杏出墙,夫妻之间的情感不能有漏洞,做到了,家庭就有了保障。有的先生受了五戒后,希望太太也能受五戒,有的太太受了五戒,也希望先生来受,为什么?因为受持五戒,不邪淫,彼此就不需要追踪对方到哪里去了,各自都很放心。不妄语,不要欺骗,要有诚信。现在的商业界都提倡诚信,但是有人会问:“现在这个社会好像是骗术高明才能赚钱,没有骗术就不能赚钱?”其实不是如此,骗也只能骗得了一次,不能长久。中国商业界有句名言:“童叟无欺”,“百年老字号”也是在诚信中建立的。不论做人做事都要真诚,做人诚恳,朋友才会信任你,保持诚信,实实在在地做生意,产品自然可以获得大众的肯定。

  不饮酒,为什么不能饮酒?饮酒有三种害处,第一、饮酒会伤身。酒喝多了,身体会受损害。第二、喝酒会坏事。开车的人喝了酒,就容易出车祸;做学问的人喝了酒,会乱了自己的思惟,头脑不清楚,论述就没有章法。第三、酒能乱性。嫖的人、偷的人会先喝酒壮胆,所以喝酒没有好处,喝了酒之后,连带地嫖、赌都来了。曾经有媒体报导,一个嗜酒的人每天把酒当开水喝,有一天生病被送到医院开刀,医生为他打麻醉剂后却起不了作用,只好请家属签同意书,最后把他的四肢绑起来,活生生地开刀,可见喝酒没有好处。这些道理明白了,自然而然不喝酒了。佛法告诉我们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能够知其所以然,断恶修善,人生就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识得本心 十方世界现全身

  在佛法当中,守五戒是修行的根本,在儒家来讲,就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常做到了,我们人格就完整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先修身,而修身是以心为根本,人格建立了,还要提升自己,不要得少为足。所谓“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建立了人格,有了学问、技能还不够,更进一步还要认识自己的心性。要知道,我们的身体终究会死亡,过去历史上记载,彭祖活到八百岁,有九十多个儿子、五十多个太太,他活了八百岁仍不知足,还在祈求上天,希望自己能活到一千岁。一般人的心始终无法满足,有了百万想要千万,有了千万还想排名世界富豪,乃至于当了官也是,始终还想当更大的官,这是人之常情。

  现在世界的资源不断被人类开发、滥用,物质资源一天天减少,然而人类并没有减少,为了避免彼此争夺而引起战乱,我们就要节制。一方面物质要节制,二方面自己的心要能克制,要克制人欲,要提升道德、提升人性。每个人都有这一念心、这一念觉性,在佛法来讲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讲佛性,一般人不容易听懂,也可以讲觉性、灵性,如果再听不懂,就要从精神的角度切入。人有男女老幼,地有东西南北,佛性则没有男女老幼、东西南北,彼此是平等平等。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多年前就主张种姓平等,所以佛法不仅仅是宗教,还开了男女平等的民主先河。但是如果我们不努力,也无法平等,佛还是佛、菩萨还是菩萨、众生还是众生,自己不努力,也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

  一个人有物质的部分和精神的部分,物质就是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如骨骼、血液、热量、呼吸等。精神方面就是今天师父讲法,诸位能听的这念心。是谁在听?大众想一想,找到了这念心,就明白每个人都有佛性、觉性。这念心很重要,儒家讲“百姓日用而不知”,每一个人都在用这念心,谁在听法?写字?走路?做事?却不容易答出来。这是佛法所说的向上一着、禅宗祖师的向上一路,是哲学所讲的形而上的领域。一般人以为形而上谈的东西都很空洞,但是佛法所讲的道理并不空洞,而且很有意义,值得我们每个人省思。我们能看、能听的这念心就是觉性,要把觉性安住在定慧、正念、平静心、慈悲心上面,这就要靠功夫。

念念省觉
──最好的情绪管理


  现在有一种专门的学问称为情绪管理,相信大家看过。佛法所讲的检讨、反省、观照,就是最好的情绪管理。管理别人容易,管理自己却不容易,例如要自己不讲话、不发脾气,偏偏就是做不到,一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就会动口、发脾气,所以管理自己是不容易。谈情绪管理,先要明白我们这念心、明白觉性。

  唐朝有位宰相崔公群,在他出任湖南观察使时,有一天到东寺拜佛,刚进大殿,就看到一只麻雀从外面飞到大殿里,接着又停在佛像的头上,过一会儿,麻雀张开翅膀拍了一拍,就在佛像的头上拉屎。崔公群看了觉得很奇怪,心想:佛经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这只麻雀却没有佛性,不但不知道礼佛、恭敬,还到佛祖头上拉屎?于是他疑惑地请示方丈和尚:“佛经中记载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我们看到佛像都知道要问讯、礼拜,雀子不懂得礼拜没有关系,但是为什么还在佛头上拉屎?这‘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确令人怀疑!”方丈和尚回答:“雀子当然有佛性!这雀子知道佛是最大慈大悲,在佛头上拉屎,佛不会怪它。你看它为什么不在老鹰的头上去拉屎呢?老鹰会吃它啊!它知道哪里是、哪里非,知道哪里吉祥、哪里平安、哪个地方是最好的地方。雀子也有能知吉凶祸福的这念心,这不是佛性是什么?”相信大家听了这个公案,也都有所领悟。

从心出发 启开生命之光

  我们不但要知道这念心,还要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有了烦恼要马上化除,有了过失要马上改正,使这念心不起烦恼,不犯过失。如孔子的弟子蘧伯玉,“行年二十,而知十九年之非”,他检讨自己活到二十岁以来,先前的十九年都犯有过失,认为那不是自己,现在才是,认为以前的自己就如同刚才我们所说的“贼人”,而现在知道改过,就有了光明的一面。乃至“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活到了五十岁,蘧伯玉反省自己过去的四十九年还都犯有过失。所以我们除了充实学问、技能,锻炼健康的身体以外,更应了解自己的心性、觉性,知道反省、检讨,安住身心。能够在这个地方找到一条路,那就是清净路、菩提路;如果找不到,走的就是红尘路,在滚滚红尘中始终是烦恼无穷尽,没完没了。

  人活在世间上,要得到光辉的一面,必须依循五个方向: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佛法所说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做到了以上这五个方向,还要“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百尺竿头还不够,更要突破百尺竿头,这样我们一定能达到人生所追求的光明,找到人生的光辉、生命之光。不论是求学的学生、或是修行人,将来要成就学业、品行,成就道业、功德,都要从这念心出发,种善因得善果,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来努力,这样的人生就是幸福、光明的人生。在光明的人生当中,每个人都有无穷尽的希望,都能绽放生命之光。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