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中台广传









“中台一支香”禅修活动报导



“中台一支香,芬芳遍十方。 香无长短相,直下自承当。”

  过去丛林道场,禅堂内多一律坐长香,行者万缘放下,终日静坐,依参禅法门用功,期能于禅堂内彻见本来面目,成就了生脱死的功夫。而有志求道者为参访大善知识,不远千里前往道风严谨的禅宗道场参究。如:虚云老和尚于云居山道场弘扬禅宗心法,制定禅林规约,严峻的道风、直指佛法大义的开示,令学人妄念顿息,豁破无明,亲证法身。来果禅师住持丛林,整肃禅堂规约,道风严谨,慕道前来的学人络绎不绝!

  中台禅寺开山方丈 觉大和尚秉如来圣教,承临济家风。为使中台禅门宗风普利群生,接引学人彻见本来面目,特安立禅堂坐香共修规制,普令精进学人共聚选佛场,期以“中台一支香”,同见法中王。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资讯快速、物质生活便利的同时,人心却也因紧张忙碌的生活步调累积不少压力,而禅修正是最好纾解压力的良方。为发扬中台禅门宗风,建立禅堂坐香规制,中台禅寺特举办“中台一支香”活动。自九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起,每日十支香,每支香静坐四十分钟、跑香十分钟、休息十分钟。凡中台禅寺僧众及精舍禅修班学员,身心健康者皆可报名参加,或可报名一支香、两支香,亦可报名一日、二日等坐长香,方便有缘大众前来习学禅修,体会禅宗心法的殊胜利益。

  为惕励行者精进用功,并订禅堂共修规制,禅堂内一律禁语,不得迟到早退;坐香时,如值监香法师以香板纠正昏沉或静坐姿势,须合掌表示感恩与恭敬。若有违犯禅堂规矩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请出禅堂。

  禅修当中,运用 觉大和尚教授的三法门──数息、参话头与中道实相观。这三法门是对治众生病的最好药方。修数息观如温补,参话头如泻药,修中道实相观如十全大补。此三帖药方有相辅相成之妙用,可个别服用,亦可回互用功。初参学人首先藉修数息观对治妄想,摄心在定。心定后,就感觉身心平静。再来就是“参话头”,以一句“念佛是谁?”参就返照,照破我们第七识乃至第八识的种子,转识成智。等到把八识田中的种子转化清净后,运用“中道实相观”,保持这念觉性时时存在,不攀缘、不颠倒、清楚明白,如此回互用功,将可获得佛法真实利益,亲见本来面目。

  五月二十三日晚间八时,中台禅寺全体僧众及参加禅修的居士大德共七百余人,共同于五楼大禅堂参加中台一支香起香法会。法会恭请中台禅寺住持 觉大和尚慈悲主法。大和尚于法会中为大众开示“中台一支香”的意义与目的,期望大众在禅堂内认识真正的自己,找到这条菩提大路后,无论动静闲忙,只要持续不断地保持这念心的存在,即能开启自性本具的无量智慧与功德。



觉大和尚起香法会开示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中台禅寺经四众弟子共同发心,出钱出力,目前已建设圆满,不仅自己的功德福报成就,还能将这种功德福报分享给整个世界,使每个人都能得到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古德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菩提心是灵知灵觉,每个人都有。透过觉察、觉照、觉悟,最后清净心就会现前;清净心就是菩提心。大众过去修了种种方便,修善断恶,广积福慧资粮,现在进一步要认识自己,契悟菩提心。“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静坐是一个方便,透过这个方便,澄清当下这念心,就能成正觉。

  要契悟这念清净心,需靠每个人平时的努力。《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生心即菩提心。禅宗祖师讲:“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有佛处指好的境界,无佛处指坏的境界;遇到好的境界,不欢喜,遇到坏的境界,不心生烦恼。不着有、无两边;有、无皆是相对境界,不是菩提心。真正做到无住生心,当下这念心即清净心、菩提心。

  《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菩提自性即诸位听法这念心,本来清净,菩提心为本具,但是由于无始以来不觉,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所以需要修行。透过静坐,把妄想沉淀下来,心就会宁静、自在,有种种清凉感受,这就是“禅悦”,不过这还是第一步,不能得少为足。接下来要将心当中的泥沙化掉,才能真正达到清净的境界,还己本来面目,见到自己法身。所以修行要时时保持这念心存在,不起烦恼,不打妄想,不落昏沉,坚住正念;无论动静闲忙,都要能站得住,站得长,不假其他方便,这就是“直了”。佛就是指我们的觉性、佛性,佛性虽然人人都有,但无始以来迷失了。现在开始返本归源,这念心一切现成,所以要直下承担,所谓“烦恼即菩提”,现在开始不起烦恼,烦恼即转化成菩提心。佛法一个是事,一个是理,菩提涅?之理、不生不灭之理就是佛法究竟的道理,其他所有一切禅、净、密、律,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皆是方便。能够听闻无上道,是过去的善根、慧根所感召,是最大的福报。

动静长作主 即见法中王

  明白了这些道理,还要在事上来圆满。因为平时在动中,外缘较多,不容易观照这念心,所以要透过静坐这个方便,静坐时只有这一念心,静中养成,动中磨炼,依此用功,无始以来的生死一下就了了。古德云:“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法无不归还此法界。”此法界即指这念心,十法界皆由这念心的作用所感召,现要归还一真法界;只有这一个,没有第二个。不仅要明白此理,还要有功夫;没有功夫,自己作不了主,就要随着善恶业流转生死。现在中台山开放禅堂,让想用功的行者坐长香,出家众、在家众,都可以来这里静坐用功。只要有信心,信我们本具佛性,法尔如是,当烦恼、昏沉、妄想渐渐没有了,这念佛性就慢慢会现前。

  “香无长短相”,这念心没有长、没有短,“法界放毫光”,真正契悟到这念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常寂光净土”。“动静长作主,即见法中王。”每个人都坐在法王城当中,可是并没有见到法中王;法中王就是指我们这念心,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能够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功夫。否则,昏沉、妄想一来,王即没有了;感觉无聊,王也没有了。我们本具的觉性就是王,菩提心、真空妙有心就是王。坐长香的目的,就是开始把这条路找到了,以后任何环境、境界都可以用功,否则不仅走远路,还会走错路。能够直下承担,王则存在,所以要运用觉察、觉照这些方便,妄想、昏沉没有了,心得清凉自在,法中王就现前了。希望大众听了这个无上法门,要珍惜,要落实,听法这念心要时时刻刻存在。

信为道源功德母

  每个人要对这个法门有信心,古德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三十七助道品中的信、进、念、定、慧五根,也是强调信;而且不但佛法这么讲,世间上做任何事情,也都要有信心。信心达到百分之百,什么都能成就。一般人因为心当中还有怀疑,所以这念心不会现前。禅宗祖师说:“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心中有一点点烦恼无明、昏沉,就见不到法中王,因此佛法注重身体力行,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指的是每个人都有菩提自性,要坚住正念,只有当下这一念;有时心跑掉了,必须要深深海底行,照顾脚跟,脚跟点地,在当下这念心上用功。

  理上明白后,具备了信心,还要有耐心,时时刻刻起觉照,六根对六尘,不能有取舍、憎爱,这是了生死的无上究竟法门。在这一念心上用功,这一生就不会辜负自己、就对得起自己。觉性才是真正的自己,觉性不存在,就会随业流转,所以照顾这一念心是非常重要的。一支香坐好了,就是一支好香;坐到一支好香,以后就是支支好香;能够支支好香,这一生就能得解脱。心清净就是净土,心中有恶念就落入地狱、饿鬼、畜生道,无论是禅、净、密、律,都不离开在这念心上用功,开悟的人就是悟到这个道理,没开悟的人,如果能够百分之百相信这个道理,也等于开悟,不过还要在事上用功来磨炼自己。平时精进的加行,如诵经、持咒、念佛、修善,这些在禅堂里都要放下,一念不生才是真精进。“有念即众生,无念即佛。”达到无念的境界,才是最高的精进。六祖大师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保持一念不生,这念心清净,当下即在净土中,即是解脱的圣者,这是无上佛法的真实道理。

狂心顿歇 歇即菩提

  现在最重要就是一个“歇”字,不要起心动念,儒家言:“克念则圣,罔念则狂”,“罔念”就是指这念心起了攀缘、颠倒、妄想,一般人的心想东想西,患得患失,追逐财色名利,就是堕落,就是黑暗。反之,能够克制自己的恶念,继续不断地观照、检讨反省,坚住正念,将来就能超凡入圣。所以凡也好、圣也好,乃至地狱、饿鬼、畜生都在这念心当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每个人都能成无上道,每个人心中都具足无量功德、智慧,所以现在要觉悟;开始觉悟即菩萨,完全觉悟就是佛。成也是自己,败也是自己。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中台禅寺坐长香起香法语

主法大和尚 释惟觉
民国九十三年五月廿三日于埔里中台禅寺


中台一支香 芬芳遍十方
香无长短相 直下自承当
灵觉须清明 法界放毫光
动静长作主 即见法中王
诸位知识 即今起香一事
最后一句又怎么说法?
中台长香长无边 禅堂春满望月圆
起──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