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红尘清泉




 



无穷尽的生命

  佛法所说的出世,并不是要我们离开世间,而潜居山林,杜绝人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真正的出世应该是在人间落实悲智愿行,以佛愿为己愿,以佛志为己志。





                        文/普觉精舍禅修班学员 韩应武(传琅)
 

燃起生命的明灯

  回忆起初初学佛的因缘,就想起以往参加法会时,屡屡听到大和尚的开示:“如何明心见性,又如何涤净尘垢而见自性的法门。”总有种泫然欲泣的狂喜,仿佛明灯一盏,照破幽微,感受到生命更广阔无极的深邃空间。

  大和尚每次在禅七开示时,总是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修行学佛一定要见性,若不见性,终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有出期。虽然佛性本具,但一定要假大善知识的指引,方能有所契悟,而大善知识更必须是见性之人。《达磨血脉论》云:“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就如六祖惠能大师告诉五祖弘忍大师:“迷时师度,悟时自度。”由是可知,修行学佛最重要的,即是“见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始终心要》云:“俗谛者,立一切法。”可知俗谛是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亦是为人处事之根本。所以大和尚开示:“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随顺众生大作梦中佛事,修一切善法、福德,随顺觉性建立万法,是俗谛、假有;修一切善法又销归自性,三轮体空,无有一法可得,是真谛、真空;不住假有、真空,是中道第一义谛。三谛具足,才是真正大菩萨行,也才能从中契悟菩提妙明真心。

  古德云:“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如果能在红尘中,却不为外境的五欲七情所染,觉性时时清明作主,一念不生,这才是佛法“出世”的真义。执着于真谛而忽视俗谛的人,就好比认为禅一定要打坐才能悟道一样;又认为要成道,要了生死,必须在深山住茅棚,闭关来保任这念心,而疏忽了大和尚所讲的“行住坐卧皆是禅”,这就是告诉我们,无论动、静都是绝佳的助道因缘。所以大和尚常说:“静中养成,动中磨炼。”在静中一念不生,不打妄想,昏沉不起。在动中磨炼自己的习气、无明;处处作主不为外境所动,明白了这念心的体和用,落实于俗谛之中,一样可以明心见性。

  古德云:“圣人一言而为天下法,一行而为天下则。”大和尚为应现代众生的根机,开出了四门修行方法,作为入道的指标。那就是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藉由四箴行的实践,一方面能圆融俗谛落实菩萨道,另一方面则能净除习气,令人心得到解脱,而达到修而无修,行而无行,最后回归到中道实相,如此一法具足一切法,俗谛、真谛、中谛皆能圆融无碍,因而圆满无上菩提。

开启觉性,直下承担

  在未接触大和尚之前,自己懵懂无知,总以为学佛只是做善事而已;在接触禅宗心法,经历了禅七、八关斋戒、诵经、拜忏、听闻大和尚的开示后,对于自己的人生才有了全然不同的看法。而这个看法就是禅宗的心法──“开启觉性,直指人心的法门”,就是让人能学会直下承担,能时时刻刻检讨自己,明白真实的自己,进而提升展现生命无穷的活力。

  记得有次法会出坡,分配到清扫流动架房的坡务,一行数人浩浩荡荡来到架房,乍看之下真不知从何做起,因为数十间架房都是溢满秽物,实在是无计可施,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这时自己想起了“直下承担”这四个字,就蹲下,毫不迟疑伸手到粪池中清理,一间、二间,接着大众也都跟着自己一样处理,不一会儿,数十间架房就变得非常干净。清扫的当下,自己就用“不净观”来观照自心,思惟若我心清净洁白,这些污秽是污染不了的,随后心念果真未随境转,宛如莲花洁净无瑕,身外污泥所不能染。

  从憨山大师〈醒世歌〉里:“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深深感受到人生的无常,白云苍狗,别有所感,然而从大和尚的开示、教导中,让自己了解到真正的生命是无穷尽的,唯有把握当下,时时以善念提起觉性,才能破烦恼无明,识得自己本心。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