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本期主题──禅修的利益与功德










生命的光辉──禅
觉大和尚开示


  每一个人在世上,都希望自己一生中充满光明、幸福,如光辉一样,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了解什么是禅?“生命的光辉”──就是禅。

  这一生要光明磊落,就是要能照耀自己,又能照耀别人;以慈悲、智慧、禅定的自性光明,照亮自己;同时还要将自性光明布施照亮家庭、社会、乃至于整个国家;将光明由个人扩大到整个社会,人生就很有意义,好像燃灯一般,这盏灯点亮另一盏灯,灯灯相传,这盏灯就是心灯、就是禅!这盏灯,从释迦牟尼佛开始,祖祖相授,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在。所以契悟了“禅”,人生就有光辉;未契悟,这一生始终是在黑暗中摸索。

  禅又称“功德丛林”,所谓功德丛林,也就是无所不包。所以契悟了禅,就拥有一切,如同坐在宝山中。每一个人都有一座宝山,入到了自己的宝山,当中的宝是无穷尽的。一般人往往拚命在物质上追求,其实物质生活是有限的,人的欲望却是无穷尽的,所谓“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所以欲望始终是不可能得到满足。若能了解“生命的光辉──禅”的道理,就不会始终在物质上追求,因为愈追求心里就愈空虚;因为禅心是一座宝山,懂得观心返照,愈往宝山走,心就愈来愈光明、安定、充实。

  “禅”,归纳而言,就是定力与智慧;定慧不二这一念心就是禅!假使每一个人都有定力、智慧,做人做事就有了方向。知道那些该取?那些该舍?做自己心的主人。心有定力,就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妙用。经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集中心念、统一身心,由相对达到绝对的境界,由粗心达到细心的境界。达到这种定境,这一念心产生之功德就不可思议,就可如一般人所说“心想事成”。假使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心念不集中,有时候前,有时候后,像空中的飞蓬一样,上上下下、进进退退,这一生就没有个方向,始终离不开烦恼与欲望的缠缚。

  所以,有智慧、定力,自己在生活上、事业上、学业上就能够突破。能够制心一处,则无所不办,什么都能达得到;希望如此,就要修习禅定,有了禅定才能产生力量,有定力就能突破烦恼,障碍;悟了禅机,悟了道、悟了本性,就能得解脱;每个人的生命都能达到无穷无尽、盖天盖地。




静坐禅修之目的与功德略说


禅修的意义

  “禅”修即是修持“禅那”,其意义为静虑:心系一缘,消除散动之心而得寂静,由此寂静能起正审思虑、思惟的作用,又称“思惟修”,经云:“心若在定,能知世间生灭法相”,即是由禅修启发观照的智慧。

  “禅那”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可以修习,其中以“坐”姿最适合,原因是“行”在走动中,不易专注思惟法义,“立”姿不持久、易疲累;“卧”姿容易睡眠昏沈;“静坐”则易持久用功而入定境。

  一般大众对静坐产生兴趣,不外乎健康的因素、情绪上的控制、烦恼的调伏、冀求心灵安乐与清明智慧的增长,乃至希望透过静坐的方便,达到祛病延年、长寿的功效。

  静坐禅修,确实有上述的一些效用,但是方法要正确,要有恒心不能急躁,最好是透过具有实修经验的法师指导,较容易入门。

佛门禅修是正见、正思惟

  在佛法中修习三昧正定,不同于世间一般静坐,佛法中有正知正见为引导,虽然外相同样是坐,但所思惟禅观内容大有不同。佛法是以正见为基础而正思惟,因正思惟而得正定,因正思惟、正定而启发解脱之智,乃至证得菩提涅?;外教多在色身上下工夫,运转大小周天、导引、修气脉、炼精气神以及专门祈求神通感应,皆与佛法禅修目的不相应,在心智未淳熟、戒行未清净至一定程度,依外教禅法专修色身、神通,也易于出岔子。

禅修四种目的、功德

  佛教禅修有下列四个目的:一、为得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四、为证诸无漏。这四点具由浅渐深的层次,出自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及部派论典,以下分别叙述之:

  一、为得现法乐:此现法乐即是色界四静虑之禅乐,常令现前,现生受用称为现法,此乐灭诸欲界苦恼。《瑜伽师地论》言:“(静虑)或名乐住,谓于此中,受极乐故,所以者何?依诸静虑,领受喜乐、安乐、身心乐故。”“又得定者,于诸静虑,数数入出,领受现法安乐住故。”

  吾人在三界之中,所居住的地方叫做“欲界”,因为对男女、饮食、睡眠存有种种的欲求贪染,故所感得的果报身,是“苦”、“粗涩”、“障难”之身,现前受种种的苦,老子曾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此色身四大,是不净、多病、多需求的,是臭皮囊;相对的,色界天人的四大之身,就较为清净、微妙,离种种病苦及欲界的垢染,无男女相。

  这些果报,是由业力所感招的,行上品十善业,得欲界天人果报,色身比人道殊胜;色界天人之身,由过去离开五欲、十恶及种种不善法证禅定而得,又较欲界天人殊胜。当我们修离欲之行,心王渐渐解脱五欲的羁绊、束缚,我们色身四大也随着转变,变得更清净、健康,色界定法与欲界身相触,有八触、十六触的境界,慢慢地就达到初禅静虑。

  欲得到初禅定,如何用功呢?依《大智度论》云:“呵五欲、除五盖、行五法,得至初禅。”

  (1)呵五欲:五欲就是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境界,产生贪染,爱着不舍,必须呵责这种贪染心,《大智度论》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世人愚惑贪染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四十二章经》也说:“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当欲求现前时,得不到满足,有求不得苦;欲火烧身,有五阴炽盛苦,辗转难眠,坐立难安,心中苦闷,多是源于一念爱欲之心。如果刻意去满足欲求,追求感官的刺激,麻痹自己,过后又觉得空虚寂寞,心中并没有真正踏实的喜乐。然而错误满足欲求的方式,却容易使人愈陷愈深,如老象溺泥,终至无法自拔。

  五欲的暂时满足,消逝后也有爱别离苦,与心爱的人事物别离,总是让人难舍、忧愁伤心。所以这五欲的欲心,真正是苦,也许长久以来,一般人苦习惯了,堪于忍受,然而稍稍与禅定相应,五欲淡薄些,才发现另有一片安乐的天地。佛法中禅修,持戒为第一要务,就是帮助吾人离欲。

  (2)除五盖:五盖即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这五种烦恼现前时,盖覆清净心,障碍禅定。若障碍甚重必须修种种方便对治,“贪欲”多者,修不净观;“瞋恚”重,修慈悲观、忍辱波罗蜜;“睡眠”重,修精进行,以无常警惕自己乃至礼佛修忏悔法门;“掉举”重,须以持戒、制心、收摄六根对治;“悔盖”重,可修空观、如幻观,将能悔的心念放下,所悔的事物观空;“疑盖”重的,若疑自己根钝障重,非是修禅根器,则思惟佛性本具、宿世善根难测等加行;若疑佛法、佛经,不信四谛、三宝、因果等道理,可以依经观察、思惟、实践,亲自了解实验体悟,看看贪瞋痴减少了,戒定慧增长,心灵是不是更加安乐?佛经是圣言量,是大觉佛陀得道说法之记录,佛菩萨圣贤僧众从此成道、离苦,禁得起验证。

  《大智度论》云:“弃此五盖,譬如负债得脱、重病得差,饥饿之地得至丰国,如从狱得出……除却五盖,其心安隐清净快乐。”

  (3)行五法:五法是欲、精进、念、巧慧、一心。这里的“欲”是一种希望心,希望出欲界、得初禅,这是一种善法欲、一种志愿、动力,初学是需要的,而正在修习止观时,这种希望忆想之欲心也要放下。“精进”为身心精进,善法令念念增长,恶法令灭除断绝,努力不懈。“念”就是修六行观,下厌苦、粗、障的欲界,上欣净、妙、离之初禅。“巧慧”是用智慧善巧筹量欲界乐与初禅乐,当中的得失、轻重,而选择向初禅。“一心”即是经善巧筹量后专一而行,系心在所缘禅观中,不令心意驰散。

  具足以上三种的加行,再依数息观、不净观等禅定法门修持,修持成就即能得初禅之现法乐住,如经中所说:“离欲及恶法,有觉并有观,离生得喜乐,是人入初禅,已得离淫火,则获清凉定,如人大热闷,入冷池则乐,如贫得宝藏,大喜觉动心。”乃至二禅、三禅,辗转增上。

  二、为得胜知见:《俱舍论》:“若依诸定修天眼通,便能获得殊胜知见。”《瑜伽师地论》:“云何修定为得智见?谓诸比丘,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当知在此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是名为‘智’。”

  为何禅修要谈得天眼等神通呢?神通是菩萨度生方便之一,如经说比丘得天眼明,可亲见六道轮回生死,见众生“死此生彼,从彼生此,形色好丑、善恶诸果,尊卑贵贱,随所造业报应因缘皆悉知之……随所业缘往来五道……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断除无明,生于慧明,舍离?冥,出智慧光。”在利他行上,可以观察众生过去习业因缘、未来果报,乃至六道众生种种生死苦恼,方便教化之,此所得殊胜知见,须由禅定成就。

  三、为得分别慧:《俱舍论》:“若修三界诸加行善及无漏善,得分别慧。”《瑜伽师地论》云:“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为修习诸无碍解。”

  分别慧就是分别四圣谛、缘起、五蕴诸法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无漏的,此智现前时,得声闻须陀洹(预流)果,因地当中修无漏观行,如暖、顶、忍、世第一位之加行位所修四谛十六行观,以苦、空、无常、无我观苦谛;集、因、缘、生观集谛;灭、尽、妙、离观灭谛;道、如、行、出观道谛,成就无漏的智慧,住佛法家得不退转。《大智度论》云:“实智慧从一心禅定生,譬如燃灯,灯虽能照,在大风中不能为用,若置之密宇其用乃全。”散乱心当中的智慧,不能持久,作用不大,需要禅定的修持方能坚牢稳固。

  四、为证诸无漏:佛法中修持禅定的目的,最终还是在于漏尽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而达究竟解脱。声闻法中以上述分别慧现观四圣谛、缘起性空为基础,深入止观,烦恼渐薄渐断,最后入声闻金刚喻定漏尽烦恼,证阿罗汉果。大乘法中,于见道位破一品无明,得见诸法实相、一心三观的智慧,此后依中道实相任运而修,无明分分破,真如法身分分现,最后刹那入金刚三昧,无间定中破尽最后一品无明,究竟圆满成佛种智。

  上面所举禅修四大目的,真修实证即能获得其中功德,行一分得一分,行十分得十分,古人云:“万里途程始终不离初步。”什么是初步?当下这一念心如如不动、清楚明白、处处作主不为境迷就是初步,禅修过程如是,到家得果亦如是,最终还是归于此一真法界,无能无所无修亦无证。




禅心──以禅的智慧平息烦恼


                    文/普真精舍住持见品法师口述 编辑部整理

禅,就是清净的心

  “禅者,佛之心。”简单地说“禅”就是觉悟的心;觉悟的心,也就是“佛”;这念“心”能够达到清楚、明白,就是“佛的心”。所以,“禅”、“佛”、“心”,可以说就是一个。六祖大师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但由于众生的烦恼、执着、分别,使这念心产生了许多的尘垢与障碍,乃至这个心,始终是歇息不下来,所以需要另外用禅修的方法,把这些妄念歇下来,歇下来之后,所产生的境界,称之为“禅定”的境界;而定有深有浅,达到最究竟的定,还是不离这念心。所以禅,其实就是人人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我们本具的清净心。

歇即菩提

  人们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着烦恼。烦恼,其实就是来自于一种“执取”的心;禅,就是要让我们歇下这种执取的心。人的心,只要想去“取”,就扰动起来;只要心一动,就会烦、恼、乱,就像一池湖水起了波浪,无法显现一切事物的真相。这念心也是一样,一旦有了执取,就会变得不清楚,不明白,因而无法观照自己的心念,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而掌握得宜地去应对生活中的每个层面。社会上许多人的心始终是静不下来,整日求名求利,乃至唱卡拉OK、跳舞,追求种种享受;因为这念心总是无所适从,每天都在追求刺激以麻痹自己;然而刺激过后,心却更乱;心乱,则生活就变得更糟,始终都是恶性循环……。

  心,是一切做人、做事的根本,把心定下来,自然就不会被烦恼所扰,更不会被万花筒般的世间万象所缠缚;禅修,就是修这念心,任何人都应该学习禅修。因为唯有真正把心歇下来时的清凉自在,才是最究竟快乐;也唯有在这个清净自在、无忧无恼的禅心世界,才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地方。

心本定、本静、本明,不假外求

  禅修的方法,其实在形式上并没有局限,只要能达到定心、净心、明心、悟心的目的,它就可以说是一种禅修。但是,首先知见要正确,否则修习了种种的方法,最后不是变成枯定,就是落到狂禅当中。例如坊间有些人打坐,心想吸取外界的光、能量,或是去冥想一种境界,这些都是颠倒。误以为另外找寻一种境界,就可以脱离现前的忧恼,结果反而又被妄想的幻境,障蔽了本具的清净心;这念心迷了,始终就是被妄心所想像、创造出来的世界所支配。佛法的禅修,最终目的就是要契悟本心,而不是另外去冥想、寻找一种光明的境界;当我们调伏了自己的妄心,心清净了,这个心本来就是定,本来就是静,本来就是光明。

静中养成觉察、觉照

  一般来讲,大部分的人心都较散乱、妄想多,因此针对这些心的毛病,就先要用“止”的方法,将心安歇下来。其中“禅修静坐”,便是适合大众修习的法门。“禅修静坐”是用观行的法门,使心念专注,歇下心中的妄想,身心达到一种静境,才能体会什么是“定”;再者,心静了才能了解什么是妄想,知道什么是妄想以后,方能进一步觉察──发现烦恼,觉照──对治烦恼。所以,禅修静坐,不仅能修“止”,心专注止于一处;同时也能修“观”,以智慧心觉察妄想、烦恼,进而将妄想烦恼照破。

  现代人生活忙碌,一旦静坐下来,才会晓得原来自己平时一直在攀缘执取,对种种人、事、物的放不下,始终都在妄想纷飞。禅修,主要就是培养这种觉察觉照的能力,以破除自己的烦恼、执着,将佛法的智慧运用在生活中。

动中磨炼

  “禅修”除了静坐,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到道场发心,在动中养成。在道场中,处处所闻、所见都是佛、法、僧三宝,时时刻刻能提醒自己要用清净、慈悲、忍辱的心,来面对种种境界。道场中有来自十方的发心菩萨,每个人做事的方式不尽相同,而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有所差异和冲突时,就表示“我执”现前,此时正可藉机检视自己的执着、烦恼是什么;知道烦恼、执着所在,才能用佛法的道理将之根除。所以,“禅修”不仅在静中养成,还要在动中磨炼,将在道场中所学到的观照功夫,运用在个人的家庭及事业,如此不断地返照自心,持之以恒,心就会愈来愈清明。

动静一如

  禅的意义深远,先从静中养成,再到动中磨炼,最后不执着静、也不执着动,达到动静一如的境界。有些人禅修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很怕扰动,只要出现一些影像、声音或觉触,马上就升起一股厌恶心。殊不知寂静的环境,只是让心平静下来的一种方便而已,如果对“静”境起了执着,则相对的就有“动”;心一旦落入相对当中,则又是无明、烦恼。所以,禅就是让我们知道,这念心是可以作主的;既然这念心能起执着、贪爱;当然也可以让这念心不执着、不贪爱。所谓“十字街头好打坐”,修行不用离开十字街头,另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因为,十字街头本来就是寂静,本来就没有半点纷扰,只要歇下自己的心便是。

无住心就是自在解脱

  禅的利益,就是让我们这念心解脱自在。例如在过去人们能够吃到白米饭,就觉得很心满意足;但现在如果只让别人吃白米饭,可能对方会觉得是别人瞧不起自己,而故意怠慢。所以,这念心若不明白吃饭,只是滋养色身的方便法门;则吃饭时,也没有真正在吃饭,而是贪爱食物的口感美味而已;现在知道了吃饭的真正意义,把这念贪心转过来,用清净的心,来做一切事;比如饭吃完了,一点也不去回味,乃至不会去想下一餐要吃什么。这个心始终该动就动,该止就止,人在那里,心在那里;因缘过去了,不留一片云彩,这念心清清朗朗,没有烦恼、没有挂碍。则不管行、住、坐、卧,样样都是解脱、自在。如此,生活中无处不是禅的利益与功德。

随缘自在

  因此,若能以禅的智慧看待逆境,就会发现生活中无一是所谓的失败与黑暗。例如有一项工作筹备了许久,后来发现不适用,突然宣告停止。此时大部分的人会因此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心想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功亏一篑,甚至迁怒他人……。中国有句俗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眼前的因缘看似不好,但却成就了另一个好的因缘。如果这念心清楚明白,就会懂得因缘总是一直在变化的道理,没有一刻的因缘是一样的。所以,在瞬息万变的因缘中,最重要的是当下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体察现前的因缘具足与否,知道什么事该做、不该做;该提起就提起,该放下就放下。如此,用禅的智慧,来看待人生的种种无常、变化,生命就是无限的自在、无碍与宽广。




菩提道上闻思修



                      文/普亲精舍禅修班学员 陈尤美(传放)

蓦然回首所来径──昔日拙文慕道情

  数月前在老家阁楼寻获一篇二十六年前于大学毕业前夕所写的散文,其中的文字片段记载着年轻岁月的慕道情怀……

  “……抱着看破红尘似的情怀,暂时抛开有关功名利禄与儿女私情的追寻,只有一心向往出家人淡泊而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及法师们慈颜上流露着人生智慧的光辉,话语中亦揉和着慈悲与智慧,是多么地超然洒脱,多么地吸引着我呀!”

  “……面对即将来临的毕业问题种种,使我在佛道上半途而废,重投尘世,为着数不清的凡尘琐事烦恼不已。而且,对于可能是似锦的前途以及许多未曾体尝过的人生经验,我仍怀着好奇憧憬,以至不忍割爱。或许,待我步入‘白了少年头’的残余年岁再重拾佛书时,将会为此一辈的庸碌懊悔莫及!”

  奈何俗缘未了,花了近三十载的功夫,在红尘中蹒跚地绕着圈走了一遭,如今回到原点,这一切不也都在当初的预想之中吗?而那原以为“似锦的前途”又真的有如当初梦想中那般令人“怀着好奇憧憬,以至不忍割爱”吗?根性顽钝、后知后觉如我者,在人生道上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尝过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的辛酸,看到人生的无奈与无常,才会死心塌地“重拾佛书”,企图从佛法的业力、因果、轮回之理去探寻人生不圆满的答案,及导向解脱自在的智慧!

菩萨知我心──圆明殿的一支签

  上次到中台出坡,领到圆明殿的执事。听一位师兄说圆明殿千手观音的许愿签很灵,于是隔天一大早去向千手观音菩萨请示“往后修行的方向”,抽得一签如下∶“凡事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躁;凡事心怀感恩,而不自赞己功”。细读几遍后,不得不佩服菩萨眼明心细,居然一针见血地指出“厌烦暴躁(瞋)”和“自赞己功(慢)”乃是我此生的业障病根。虽然外在粗的身口之“瞋、慢”看似稍减,但意念之“瞋、慢”心仍不时在观照中现形。怎么办?“凡事心存和乐(去瞋)”、“凡事心怀感恩(去慢)”是观音菩萨指示我的主修功课!

  某次参加精舍举办的“一日禅”,那天老实用功,定境延续到回家、甚至睡觉时,终于在半夜中恍然大悟,照见到自己的痛苦起源于根深蒂固的“瞋、慢”二毒;从前受到委屈时,总是执着地认为是别人对不起自己,却一直盲目地看不清自己的瞋心与慢心──此与菩萨的赐签竟然不谋而合!

退步原来是向前──修行在于生活中、一念间

  暑期禅七之后道心增强,在苦恼时常常哼唱着〈插秧偈〉:“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终于从最后一句“退步原来是向前”得到了启示,知道如何圆融自处,一反往昔直接对抗争辩的习性,结果人际沟通的问题慢慢转化,自己的学佛因缘也得到了默许。

  禅七后常思索着“应该如何修行?”的问题,希望在经文佛书或师父的开示中找寻答案,渐渐了解到一些原则──修行应从“事上”和“理上”精进用功。

  事上精进──可从诵经、礼佛、拜忏和听经闻法着手;同时学着发愿,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并藉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行菩萨道。对于“忍辱”,见桅师父曾开示:“不仅逆境中要忍,在顺境中也要忍,因为顺境只不过是因缘和合,不是恒常不变的,不能因此生起慢心。”常以此言为戒。

  理上精进──则诚如师父常说的∶“修行应在起心动念处修,日常生活中无论闲忙动静,这念心都要能时时刻刻保持觉察、觉照,清楚明白,时刻能作主。当观照到不好的念头刚起来时,要能及时‘照’住,不使它有相续的第二念、第三念,乃至发之于言、行。”

修行不离中道──藉境观心、炼性乃修行

  自从接触佛法,知道待修的功课很多,想要一一如法精进不辍,生活步调变得紧张忙碌起来。适时地又听到师父的开示:“修行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容易疲厌而退转。佛陀曾经以弹琴来譬喻修行,当琴弦的松紧恰到好处时,弹出来的声音才会悦耳,若太松或太紧都不合乎中道。”因此试着将脚步调整一下,在这条路上才能站得稳、走得远;否则又将沦为跌跌撞撞、狼狈而退的结局。

  学佛修行若能视各种“境界”为考场,将有助于道业。藉着到中台出坡或在精舍发心时,常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比如当师父指示事情做得不够圆满时,会不会起烦恼心?当领到不太喜欢的执事时,有无分别心?与他人意见相左时,是否起无明火?被人误会或对方情绪性的责骂时,能否忍辱不动心?几经考验,说来惭愧,至今依然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但是渐渐地随境生起的无明烦恼较少、较不强烈,持续的时间亦较短──能说没有进步吗?

  菩萨道毕竟是一条长远路,过去诸佛历经无数劫始成佛道;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唯有发长远心、把握当下因缘精进用功!庆幸自己在年届半百能及时逢此善因缘,接触到 觉大和尚弘扬的心地法门。在此衷心感恩精舍师父们慈悲的教导,将大和尚的无上大法广传到红尘!




从中医角度浅谈静坐与健康


前言

  高度的经济发展,让人们拥有更优渥的物质生活,而人文的精神内涵却日益贫乏。连带而来的是躁郁、焦虑、胃溃疡等身心症与日俱增。于是近代医学渐趋整体身心医学方面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渴求心灵的依靠,因而掀起近代禅修静坐的风潮。西方科学家经研究发现证实,经过禅修静坐的佛教徒,脑中的“喜乐区”比一般人活跃,“瞋惧区”则较沉寂,意即禅修静坐能促发快乐与平静的感受。

  故此单元特别以中医的角度,谈谈禅修静坐对人体健康的功效与意义。

七情妄起 气动伤身 

  以中医角度分析,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有三种,其中一种称为“内因”。内因,指人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则气缓,易伤“心”;怒,使气上逆,伤“肝”;悲、忧,导致气消,则伤“肺”;思,即思虑过度,容易气结,而伤“脾”;恐、惊,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二者皆会伤“肾”。所以人的情绪不稳,则易导致内脏失调,引发疾病的产生。

  由上可知在中医的领域而言,人的精神(情绪)与色身,二者是习习相关。所以若能善调身心──心情保持平和,自然气息顺畅,身体各项机能也随之得到调和,如此就能拥有健康的身心。

禅修静坐 万缘放下

  人不外是心理与生理,心理(情绪)的平稳与否,自然就影响生理机能的作用。一般身体疾病的起因,绝大部份是源于“意”(即情绪)乱,意乱则气乱,气乱则身体疾病产生。现代人,生活步调紧凑、忙碌,情绪比较亢奋,容易紧张,因此导致“气”容易上逆,所以情绪不稳,易动怒,同时也引发种种疾病的产生。

  透过禅修静坐方式,情绪能保持稳定,不易动怒;身心放松,气脉慢慢就会循着原有的路径自然运转,血液循环通畅,内脏机能自动调整,疾病自然就能痊愈。所以,禅修静坐可以稳定情绪,令气息缓和,促进身体健康。

  因此,生病之人,如能放下对“病”的执着,而色身在禅修静坐时,若不会产生太大的障碍或不适,其实透过禅修静坐有助于疾病的治愈。最重要的是,平日无病时,就要禅修静坐,用功久了,气血顺畅,就不易生病。所以,若能万缘放下,透过禅修静坐调身调心,不仅有助于疾病的治愈,同时也能达到强身,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

安住正念 最吉祥

  禅修静坐,若能抱持一颗“无所得心”──身不执着打通任何气脉;心不求见任何瑞相,只要任心自在,安住正念,不打妄想,自然就无“走火入魔”之虞。所以一般观念正确的人,禅修静坐是不会引发任何不良的副作用。若心存有所得──希望静坐时,能与什么人沟通,或见到一些瑞相。如此,静坐时就容易产生幻觉、幻听,乃至由内邪而感外邪。所以平日存“有所求心”,即使不禅修静坐,也容易产生上述的情况。因此只要建立正确的知见、观念,不仅禅修静坐不致“走火入魔”,反而更有助于心灵层次的提升──放下执着,让心量更开阔。

欢喜菩萨行

  谈及自己学佛的因缘,陈医师表示,中医讲求“气”,气为血帅,为了解、体会气的作用与真实性,于是便学习气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体会到“气”的真实性,然而其中也离不开意念(心念)的作用。由于气功大部份偏重在身的锻练,对于心灵的探讨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的层次,因而启发了自己学佛的念头。

  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老、病、死苦,虽然身为医师,也不能例外。尤其近不惑之年,慢慢也感受到病苦的逼迫,此时刚好有因缘亲近一位法师,在法师的开示中,让自己开始思惟:如果现在以佛法礼忏、静坐的方法,将身体机能调整好,则下半辈子的人生会活的更好。若不如此,无疑地就要过着与药物为伍的生活。于是发心受三皈依,正式成为了佛弟子。回想数年前由于工作的紧张、压力,引起副甲状腺肿、高血压、心悸、中性脂肪过高等疾病,经由精勤不辍的礼忏、静坐、诵经、念佛等定课,不仅使自己困扰多时的病不药而愈,身体也愈来愈轻安,同时更让自己学会放下,心得自在。开启了随缘度众的菩萨行门──看诊之时,以佛法的观念及禅修静坐的利益与病患分享,使患者不仅治身、也能治心。无形中自己的心量变得更开阔,与修行更贴近。最后陈铭章医师将自己学佛多年的心得,以一句话──“‘有正念’什么事都很容易成就。”与大众分享;正如同文章中所提及的“禅修静坐,要保持无所得的心,安住正念。”只要安住“正念”,学习禅修静坐,就能达到定心、静心,成就身心健全的美好人生。




静坐与心灵辅导
 


         文/国立中兴高中主任辅导教师、普思精舍禅修班学员 吴亚玲(传菩)

前言

  《六祖坛经.坐禅品》:“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静坐”是使身心达到宁静状态的方法,“辅导”是自我觉察与成长的过程,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静坐亦是辅导中重要方法之一。

心理学上的发现

  在心理学界曾经作过不同的研究,发现正确且规律的静坐,产生的优点如下:

  一、减低新陈代谢率,呼吸和心跳缓和,耗氧量降低,身体所需消耗的能量减少。

  二、血液中的乳酸盐下降,这是焦虑消失的指标。

  三、皮肤电组提升,这是轻松的指标。

  四、脑波中的α脑波渐增,这是镇定和松弛的现象,使人产生净定的感觉。

  五、协助我们由成见和无明中解脱出来,获得较多心灵上的自信和快乐。

  六、保持心理的觉醒,同理心增加。

  七、改变自己的习气,生活中较能自我实现。

  八、促进身心健康。

  显示静坐是一种自然、可靠又能有益身心的方法。

辅导人员的挑战

  身为学校的辅导人员,在一天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或家长时,常须很快地转换成不同角色,恰如其分的提供不同服务。例如:个别谘商员、团体谘商员、谘询人员、上课教师、演讲者、教案设计者、协同工作者、计划拟定者、活动执行者、评鉴接受者……等,在面对不同性质且繁重的工作,期许自己不但能够及时达成任务,还要有品质;助人之际,又能自我成长。这些工作的自我要求,常使辅导人员容易身心耗损,折旧率高,甚至干脆转换跑道。但是“辅导”的难度高,挑战性大,有意义……等特性,也吸引不少的辅导人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造福人群,贡献社会。

用禅修开启新生命

  我很幸运参加普恩精舍禅修班,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习静坐,听经闻法,后来也参加了一日禅,乃至禅七,不但看到自己色身的转化,也慢慢厘清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更确定人生方向在于法身慧命的提升。感恩佛菩萨,感恩大和尚,感恩师父,感恩师兄们,带给我新的生命。

  在体会到静坐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之后,就尽量把静坐放在每日的生活中。若是早上静坐后,一天的心情较能平静喜悦、思路清晰、对人同理与包容、做事有效率、不容易疲累;或是工作繁忙、心情紧张焦虑、能量不足时,就找机会到谘商室静坐15分钟左右,舒解压力,稳定情绪,重新充电后再上路;或是在晚上静坐,去除尘劳,净化心识,重新接触心灵深处真实的自已。

  慢慢地,虽然外境仍然纷扰变化不断,但心念受牵动的次数逐渐减少,比较能作主,也愿意打开封闭的心,放下执着与偏见,觉察自己的错误,愿意惭愧忏悔,心灵比较自在。“静坐”帮助我辅导自己,也让我想到把静坐带到辅导工作中,运用在帮助别人方面,并思考可行的方式。

静坐与助人

  把“静坐”运用在“辅导”上面,是很有成效的方式。在实务中慢慢地调整学习,得到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1﹒对象:学生、老师、家长、朋友……等。

  2﹒方式:个别、小团体(10人左右)、全班(30人~40人)、团体等,前两者应用较多。

  3﹒内容(对方表示有以下的需要时):

  ◆增加自我觉察,增强自我概念,提升自尊,增加自信。
  ◆心地清净,心平气和,心胸开朗。
  ◆抒解压力,降低焦虑、紧张。
  ◆增进思考力、判断力、意志力、创造力,思路敏捷。
  ◆减少执着、成见。
  ◆抗拒诱惑,清醒自在,自我控制。
  ◆专心,有活力,消除杂念。
  ◆身体舒适、健康,改善慢性疾病。
  ◆同理别人,与人协调、合作。
  ◆适应环境。
  ◆体验生活的快乐。
  ◆面对紧张纷扰的现代生活。
  ◆明白生命意义,创造生命价值。

结语

  现代人身处在紧张忙碌、价值观纷乱的时代,各种压力巨大,导致情绪失调、心理困扰不断。透过静坐的训练,慢慢调伏自己的心,学会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缘起缘灭,放下执着,开拓新的视野,身心和谐,清明自在。若每天能规律地静坐15至30分钟,坐得正确,坐得好,心得清净,就能领略清净的禅悦,进而自利利他。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