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专题思惟









速度与心念的感受



文 / 淡江大学运输管理学系副教授 范俊海


速度正在加快

  世界第一条商业性质的磁浮列车,正式在上海浦东之间营运,其时速可达到五百多公里,法国的高速铁路速度据说可以到达四百多公里,日本的新干线速度也可以到达三百多公里,虽然真正的营运速度并不一定会以那么快的速度来推进,但是整个系统是具有如此速度的潜力。过去台北往来淡水之间,不管是小火车、客运车或者是计程车,总是需要花费一小时的时间才能到达,但是现在只要三十四分钟就可以完成这之间的行程。前一阵子看见美国太空梭哥伦比亚号在地球的上空爆炸坠毁,但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曾有相当多的太空梭完成了地球与月球的输运任务。人类对于自己生活空间和时间,急于加以扩大,速度的改善正是关键。而以这样方式的发展并不是只限定在交通运输上,最受大家注意的是网际网路的推展,无线通讯的科技成就,可以说快要达到“人人有手机、家家有网路”的境地了,这个绝对是速度科技影响的世界。再者,看看现今的饮食文化,记得小时候要吃顿饭,必须花掉相当多的时间来料理,然而现在因为讲求快速度,所以有相当多的人改以汉堡薯条做为他们的正餐,为了更方便,快速冲泡的泡面正充当没有时间吃饭的主食,姑且不论在这些的需求下有什么后遗症?这些科技正导向一个认知:“速度快就是好的”的结论。

快与慢

  隔壁的邻居嫁女儿,全家人都非常地高兴,新娘子也欢天喜地的跟我们道别挥手,这样的场景回到了三十几年前,大姊出嫁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国小学生,在前一天晚上妈妈和大姊都哭红了眼睛。这件事情一直留在我的心里,为什么同样类似的活动,我们心念上竟有如此的差异?或许这些年来社会观念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通行速度的快慢,的确带给我们有极度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天涯若比邻”,另一个却是“生离即是死别”的强烈对比。为什么呢?过去因为交通不方便,嫁出去的女儿就因为万里折腾难得见一面,当然此生一别,不知何日能够再相见?一想到此,自然而然悲从中来,泪流满面。如此看来“快”是有其正向的意义。

  步行正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步行最大的特色是一步接着一步地移动,因此有人会说“一步一脚印”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情是实实在在的,或许有人会问“难道开车不是一公尺接着一公尺地移动吗?”当然这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坐在车中的旅客对于路途的遥远,和到达目的地的容易程度却有不同的体会,这个体会和人类心灵的互动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坐车的人来说,在所经历的过程中可说是难有回忆的,而对于步行的人们来说,却可以告诉大家那些路段是难走的,那些路段是风景美丽的,甚至于可以停下来看看旁边的小草小花,暂作休息,思惟思惟一下此行的目的为何?这里的意思,并不是强调小草小花的美丽或可爱,终究它不是此行的目的,但是这对于达成目的的感受,却有价值观的差异,也因此影响人在心灵上的珍惜程度。看来“慢”也是有其正向意义的。

心念与心灵

  从前面的讨论中,其实我们已用了两个名词:“心念”和“心灵”。以我个人的观点,“心念”是指人的动机、感受、思惟以及价值观;若以佛法的角度来看,“心念”就是受、想、行、识的表征,“受”是指人类心理上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的各种感受;“想”为于境取像,如同经由思惟后的种种看法与价值观;行即念念迁流,造作善恶诸业;识是指分别以及了别的能力。对于“心灵”来说,我认为“心灵”是指人类的纯净本体,或说是清净心、或说是本来自性、或说是觉性。经过这简单的界定以后,对于上述所说的例子,发现结婚、步行或者日常生活,我们所面对的科技影响还是落在心念上的转折。很显然地,我们会发现日常生活的方便或困难并不是问题,而是让我们产生种种念头的感受才是问题。为什么呢?任何的科技发展一定有其正向或负向的影响,而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境却有天差地别的觉受,所以我们很难分出其中的好或坏。然而当一个人由此而起了更多的贪瞋痴念头,或者延伸了更多的恶念时,这才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如诺贝尔研发出炸弹时,本是为了要炸山开发工程的,然而有些军事家或政客却反而用来当成战争杀人的武器,其实这也是诺贝尔始料未及的。

  如果对于“心灵”的界定是导向到纯净本体的话,则心灵本来清净,那来的净化之说?若我们把“心灵”称之为体,则“心念”将称之为用,由于心念的强烈作用(包括自我暗示和层层练习),人类渐渐地忘失了本来清净的本体,因此所谓的心灵净化,在此将其界定为回归到清净本体的心灵工作,则在理论上也说得过去,在实际上也能掌握到究竟的内外、次第以及架构上实施阶段。

净化三层

  本文从速度科技的影响,略谈心念的波动,虽然短短的叙述无法把其影响的细节,谈得很清楚明白,然而回归到种种科技发展的轨迹,速度科技只不过是要点出科技发展共同的特质,心灵净化的议题应该加以扩大深入的探讨,其实从过去涉猎心理学与佛法的研究中,心灵净化的彻底实施,也正是佛陀弘扬佛法的教义,心理学上虽然谈到种种经验与推理的模型,还是无法还原到究竟本体的最终解脱境界。而净化的阶段次第为了因应时代的需要,可简分为三个层次:

  (1)转恶念到善念的层次,在科技发展上将专注于解决人类的生活或生命为目标,让人以互相帮助、互相成就为其基本的净化。

  (2)沉淀心念波动的追逐层次,界定善念还是恶念的心灵认知,在科技上将认知到因缘所生以及因缘所灭的幻象本质,以突破执着于科技发展的迷失。

(3)善住于心灵本体的清净本来面目,然而也能善用心念纯善的运作,达到不住于科技上却能善用科技的成果,这最后的境地我们常喜欢用“中道”来诠释它。

  最后以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表达末学的认知:

  “真快,快不过心念”——一念刹那
  “真慢,慢不过心念”——万劫不复
  “善住于心灵本体,即是心灵净化”——涅?寂静
  “善用于心念万相,即是慈悲度众”——人间净土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