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本期主題









「海峽兩岸科技發展與心靈淨化之介說座談會」報導



  二十一世紀的科技發展是人類文明史上創紀錄的時代,科學發展突飛猛進,在這變遷迅速的環境中,心靈的提升顯得格外重要,唯有健全的心靈才能有效運用科技,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佛法的智慧不僅圓融、廣大,且符合科學嚴密的邏輯、精確組織與完整理論等特性;如何運用科技弘揚佛法,並且藉由佛法淨化人心,使科學的運用皆能朝向人類有益的方向發展,是值得大眾共同來探討、深思的問題。

  九十二年二月十五日上午十時,中台禪寺「海峽兩岸科技發展與心靈淨化之介說座談會」,於華藏廳舉行,恭請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覺大和尚主持,會中邀請四川大學校長盧鐵城先生、台灣師範大學校長簡茂發先生、崑山科技大學校長陳倬民先生等數十位兩岸教授學者,一同針對此兼具時代、社會及教化意義的課題做討論,與會教授學者背景涵蓋財經、歷史、機械、醫學、哲學、科技、機械、光電、自然科學、資訊管理等相關領域,藉由學術與經驗的交流,不僅讓與會大眾增廣見聞,更在心靈上獲得最美好的啟發。

  覺大和尚表示:現代的社會著重科技發展,忽略了心靈的提升,所以社會混亂的情況日增。而佛法的教義廣大、圓融,如:八正道──正語、正見、正命、正思惟、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都是淨化心靈的準則,以清淨的心運用於科技,才能為全人類帶來美好的未來,希望藉由此次座談會,凝聚學者專家寶貴的意見,為社會、人類帶來和平、光明及充滿希望的未來。

  科技的運用操之在人的心靈,如何透過教育提升科技與心靈的發展,身為教育工作者的盧鐵城校長與簡茂發校長,特別針對教育的層面發表意見。


  四川大學盧鐵城校長表示:當現代的科技發展愈進步,更應加強對心靈的淨化;科技的發展,如果掌握在良善的心,便能造福人類;反之,如果掌握在惡人手中,所帶來的災害也極具毀滅性。所以,在重視物質的同時,更應加強精神的提升。教育在培育學生科技知識的同時,更應建立正確的人文觀及價值觀,使學生能以造福人類為起點,運用科技於社會中。而佛法的思想就是在淨化心靈,透過正信因果,深知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的道理,從因上努力,使心靈獲得提升,才能有效地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台灣師範大學簡茂發校長表示:廣義的教育是宇宙即教育,生活即思考,狹義的教育是指透過設計的教化活動。而佛法是實施最廣的社會教育;佛法對個人及群體的發展都具有強大的教化力量。

  教育的目的在變化人的素質,中國過去注重人文,現代則開始重視科技;西方則反之,把自然的科技當成核心,在科技急速發展後,愈發現心靈提升的重要,由此可知科技與心靈的發展缺一不可。

  簡校長並提及曾經參與禪七的經驗,體悟到佛法及禪修使心靈淨化的功用,相信若能以佛法慈悲的精神來落實教育,學習大乘佛法捨己從人、自行化他的宗旨,必能實現化人間為淨土的理想境界。

  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霍巍教授,特別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科學與心靈的關係,他表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求真、求實的心靈追求,是科學的原動力;科學創新,是以心靈為泉源,唯有心靈的導向正確,才是科學造福人類的保障。

  歷史文物呈現了人類的宇宙觀,考古中發現,人類自古以來對生死、宇宙、天體、星雲的探討極富興趣,可以推論人類對自身與外在環境的關注,正推動著科技的發展。科學既然是創新的事業,就必須在心靈保持常青,才能使科學不斷的進步。心靈與科學如同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因為善良的心靈才能發展出造福人類的科學。

  佛法與科技,一為心靈、一為物質,這兩者之間的異同與關聯,是值得深思探討的部分,關於此點,陳倬民校長及李光憲處長分別就其專業,針對佛法與科學的關聯性提出看法。

  崑山科技大學陳倬民校長表示:宗教與科學都在探討人生的問題;科學是一種對可能的探討,而宗教是探討人生的問題;二者之間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例如,語言是一種學習的成果,沒有優劣之分。佛法重視平等,能夠平等,社會才能和諧,在科技發展迅速的現代,必須依靠每個人不斷的自我成長,心靈的成長、淨化與提升,才能使社會及世界文明更進步;佛法的弘揚,將平等慈悲的觀念深植人心,就是人類的光明希望。


  四川大學科技處處長李光憲教授提到:自然科學發展的動力在於人類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所以科學的重大發現,必非來自功利;堅持追求客觀的真理,不浮躁、不圖虛名,如此科學才能有積極正確的發展。此與佛法的八正道正好相符,科學工作者要有佛心,科學才能正確的發展。進一步,科學家的正確發心,也必須遇到合適的環境才能開花結果。因為科學的發展與外界社會、經濟、文化環境有很密切的關係,此與佛法的緣起法、因緣觀正是不謀而合。


  中央大學教務長李冠卿教授表示:從事科學工作與研究,必須要專注、清楚,所以透過佛法提升覺性,觀察的更微細且清楚,如此一定能將科學的工作做得很好。人不能離開社會,科學的成果要和人類來分享,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如有了佛法的滋潤,則會更珍惜目前所處的環境,這也是我們所要努力的目標。


  座談會最後, 大和尚於結論中提到:眾生的心落於相對、我執中,所以無法寧靜、專注,看不清事實的真相。而佛的心已達到清淨不動,時時在禪定中,所以能觀察微細;這與從事科學要保持專注,才能觀察到正確的結果是同樣的道理。佛法與現代科學的發現不謀而合,這就是因為清楚明白的心所產生的智慧。然而有智慧,還要有慈悲,世間的亂象便是因為缺乏慈悲、平等,所以沒有共識。所以除了發展科學,更應發展心靈,將慈悲心提升,才能有美好的未來。結合大眾的智慧,共同為心靈淨化而努力,透過佛法的教化增長慈悲、智慧,使科學的運用更能造福社會大眾,這更是此次座談會的目的。

  此次座談會中聆聽到眾多學者專家寶貴的意見,與會的人士更能深刻感受到心靈淨化與科學發展,實是相融無礙、相輔相成,亦是今後學術界努力的目標。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