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即是救心 救心即是救災

地震災變猶如污泥,
大眾的慈心善舉猶如長在污泥中而不染的蓮花,
每個人的每一步腳印都是踩在清淨心蓮上,
也由於地震的污泥,開出此次慈悲的蓮花,

文/見闢法師

  

  中台禪寺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云:「遇到事情的反應,如果只是慌張,起煩惱,那就和俗人沒有兩樣。煩惱與快樂只在一念之間,關鍵在您面臨事情時,能不能定下心來,有沒有智慧去認識與觀察。只要念念相繼都是善念,善念成就了保持無念,業障就沒有空隙現前。」

  的確誠如 和尚所言,在普田精舍投入中台山各分院的救災行列中,令人特別有感的是精舍發起的托缽救災活動,在短短不到一天的籌劃準備中,參與托缽的義工、托缽救災宣傳車、海報文宣、路線規劃、功德箱等拖缽活動所需的物品及人力統統因緣具足,準備齊全,發現大眾都齊心協力在促成此一善舉,不僅化緣到救災基金,更化緣到拖缽義工的菩薩熱腸,以及斗六市、虎尾等地居民的愛心,對宗教安定人心的肯和信心。在沿途挨家挨戶做聯繫起災民與社會大眾的慈悲善緣時,所有投入救災的法師及護法義工菩薩們,有著共同的體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發心願力不可思議!使得身體疲累卻仍然法喜充滿,餘震不斷卻毫無恐懼,真正是從利他當中完成自利!」而地震災變猶如污泥,大眾的慈心善舉猶如長在污泥中而不染的蓮花,每個人的每一步腳印都是踩在清淨心蓮上,若沒有地震的污泥,也開不出此次慈悲的蓮花,因此不一定要害怕討厭地震污泥呀!

  有一個耳熱能詳的寓言,如是說:有一位住在邊塞的人,他的馬無故走失至胡人之地,旁人皆為之可惜,此位塞翁卻不以為絕對是禍。果然不出多久,走失的馬帶回胡人駿馬,旁人即為之祝賀,塞翁反而不以為是福,於是又歷經其兒子騎胡地帶回的馬,從馬背上摔下跌斷腿,但一年後,卻因此免去被徵召作戰,獲得保全性命。在一般人來看:「福是福,禍是禍。」只見眼前,不能洞悉其後。在道家來看:「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福禍總是在循環往復,「福不一定是福,禍不一定是禍。」既然如此便放下對福禍的罣礙、人我的對待,於是超然於物外,逍遙自得。而佛法更進一步指出:「一切唯心造。」,苦樂禍福並非有一超過心性的自然之道在操控,而是吾人當前這念心就是主人,貪瞋癡招感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等業報,惡念造就地獄,善念造就天堂,處處作主、不打妄想、行善不執著善則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國淨土。好比一杯水,在人類來看是水,魚類來看猶如人類呼吸的空氣,水對餓鬼道則成為膿血,而對於有福德的天人,水則成為七寶琉璃、八功德水。對每一類眾生來說由於六根業報的不同,所感受的,所能見的光景影像,也各有不同的共業,如:人類的可見光,可聽的聲波範圍狹小,人類的不可見光則對吾人無法有直接感受的分別。但是共業中仍有別業,像是琉璃王子滅亡釋迦全族,釋迦如來只為此頭痛三天,只因佛的前身為漁村中的孩童,沒吃日後轉世為琉璃王國的魚族,只敲了魚王的頭三下,而釋迦族人不論此世善惡,皆因過去殺魚吃魚,而慘遭殺戮。所以個人業報個人承擔,同樣一個地震共業,有人家破人亡,有人損失輕微,各自別業受報輕重不一,皆是三世因果。所以佛法揭去大自然及眾生命運是否有一神祕力量在背後主宰的迷思果惑,明白指出一切操之在己的真理,想要開創淨土就要時刻保持正念,不起貪瞋癡,不造殺盜淫,讓人生命更具希望、生活充滿信心活力!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次大地震雖然令人驚慟,但何嘗不也喚醒了全民一心救災的無私大愛,我們若能繼續保持善良愛心,修善積福,修身養性,相信必能轉禍為福,消弭天災地變人禍,成為安樂國土!左傳有云:「禍福無門,唯人所召。」福禍並非天註定,而是自己所為,所以真正的救災即是救心,也是平日我們佛教積極杸入的心靈淨化的度眾事業。了解佛法之後,處災變不驚亂即可轉危為安,處安樂不淫逸便能福上加福,人人去除貪瞋癡,修身齊家,太平天下即現前。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