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功德殊勝行


文/星淨法師


  

  修行學佛的目的是什麼?簡單來説,就是身口意以佛為榜樣,做到「像佛威儀,具佛戒律,得佛受用。」佛如良醫,知病說藥。佛陀制定不同的戒條,作爲佛弟子修身攝心的準則,目的就是要根治衆生無始劫來,所積聚的煩惱習氣,幫助有情眾生從生死中解脫,走向覺悟之路。

  《優婆塞戒經》云:「如人重病,要須眾藥和合治之,若少一種則不能治。何以故?其病重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諸惡故,要須眾戒然後治之,若少一戒則不能治。」因此戒又別名「波羅提木叉」,有別解脫之義,持守一條淨戒,就能解脫一種煩惱,當眾戒清淨圓滿,便能契悟究竟安樂的寂滅涅槃。

  很多人修行學佛,雖然覺得佛法很好,卻認爲持戒是不必要的約束,與現代人的生活脫節、格格不入;甚至有人直言只要心好,行善事,做個好人就好,何必辛苦地持戒?

  事實上,佛陀在一開始弘法度眾之初,沒有制定任何戒律,只是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來提示弟子要斷惡修善,清淨三業。然而衆生累劫以來煩惱深厚。每當境界現前,心中貪瞋癡等無明也隨之現行,心作不了主,往往造作惡業,因此,戒律的產生就是保護眾生的具體規範,透過戒法,清楚知道什麼當做,什麼不該做,慢慢地調伏內心的習氣煩惱,培養心的作主能力。

  過去,唐朝詩人白居易曾問鳥窠道林禪師:「什麽是佛法大意?」禪師回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白居易聽了頗不以爲然,認為這是三歲孩童也懂的淺顯道理。禪師告訴白居易:「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一語道破斷惡修善的清淨戒行,說起來簡單,真正要落實就得下一番功夫。

  經云:「所有世間、出世間一切勝妙果報,彼諸果報皆因持戒而得。何以故?依因淨戒根本力故。」修行想要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就要發心持戒,持戒清淨不但能防非止惡,截斷輪轉生死之因,也能成就種種殊勝功德。佛住世時,有一位尊者叫薄拘羅,在幼時曾被憎恨他的繼母謀害三次,但每次都大難不死,安然地活了下來。後來薄拘羅跟隨佛陀出家,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薄拘羅尊者一生身體健壯,活到一百六十歲高齡。由於過去世中嚴守不殺生戒和布施藥物給病比丘,尊者在九十一劫中有長壽無恙的福報,並能生值佛世而證聖果。尊者持守一條淨戒的功德尚且如此殊勝,如果我們能發心持守五戒、八關齋戒、在家菩薩戒,乃至出家沙彌(尼)戒、比丘(尼)戒和出家菩薩戒,功德更不可思議,近能獲得世間勝妙果報,遠則成就無上菩提妙果。

  《大智度論》云:「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戒行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一門功課,縱使精通三藏十二部經典,若不持戒,還是佛法的門外漢,甚至因為言行偏邪墮入魔道,南轅北轍,而始終無法與道相應。

  《大般涅槃經》曰:「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因見佛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學佛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成佛,想要成就如來的功德法身,就必須在因地上持戒清淨,進而持守心戒,以淨戒莊嚴無上佛菩提,心清淨了自然與道相應,最終,圓滿菩提,成就佛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