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順於道


文/見投法師

  以前修「家庭暴力學」時,教授提到了三種家庭暴力的形式,分別為肢體暴力、言語暴力(精神暴力),以及性暴力,其中又以言語暴力所造成的傷害,最深且最長久,這種傷害所造成的的後遺症,許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克服。

  想想言語其實無形無相,從無聲而來又回歸到無聲,為何這無形無相的言語能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呢?因為透過聽覺,我們接收了聲音,再經由大腦的分析、辨識,我們理解了這聲音所代表的意涵,賦予它意義,因而認為是真實,再經過反覆的思惟、想念,語言的力量便會增強、持續,以致於對我們的身心造成長久的傷害與影響。因為我們認為有一個真實的對方、有意義的言語及一個真實的我;因為有一個真實的我,所以就有一個可以被傷害的受者,傷害便成立了。

  然而,檢視自己身體,從一個個體、系統、器官、組織、細胞、胞器再到微小粒子,究竟哪一個是“我”呢?原來根本就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我”,而是因為我們堅固的妄想執著才有“我”的存在;也正是我們的執著,才使言語有了傷害性,所以,不是他人傷害了我們,而是我們讓自己被傷害了,傷害與否,其決定權是在自己,而非他人,若能經常思維此理,了知無我的本質,誰又能傷害得了我們呢?

  相對於受害者,言語暴力為何會產生如此具有傷害性的力量呢?想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常因為外在人事物不順己意而抱怨、批評甚至破口大罵?而我們的期望、預期是什麼?外在人事物運行的規則又是如何呢?

  我們通常習慣用自我的角度來看事情,我覺得、我認為、我不想……等,當每一個人都用自己的觀點來與他人互動時,自然難有共識且必定衝突連連,再加上人的感受及思想,以及外在環境的一切,其實都是瞬息萬變,所以才有所謂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滄海桑田、物換星移。萬事萬物的呈現都包含了眾多因緣,緣聚則生、緣盡則無,再堅固、再美好的東西終究會有衰敗的一天,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天長地久。

  若能如此思維,我們將不再苛求外在的人事物,因為了解到世間的一切都是眾緣所成;了解到負面的反應,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了解到萬事萬物悉皆無常,所以學習放寬心胸去面對一切,學習去包容、體諒、接受,如此一來,必能免除許多的對立及傷害,家庭及社會也必能更加和諧與安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