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將他人好處想


文/見考法師


  常將他人好處想,就是肯定他人的優點,一切眾生都有長處,譬如狗有忠於主人之義、螞蟻有合群分工的長處、蜜蜂有採花釀蜜利益他人的美德,乃至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長處,譬如樹木與太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益人類的氧氣。如此靜心觀察身邊的事事物物,常常會有新的發現,發現人生並不孤獨,而是很有意義的。

  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如果直接指出對方的短處或缺點,可能無法馬上體解我們的善意,往往因為忠言逆耳而得罪他人。常將他人好處想,就是用正面思惟站在對方的立場,肯定對方的優點,進而在有志一同中改正缺失,達到相得益彰的雙贏境界。

  常將他人好處想,便能包容他人不同的意見或觀念,擁有寬懷廣大的心量。譬如戰國時代趙國大將廉頗,因為率軍攻打齊國獲勝,趙王封他為上卿。然而地位卻比出身低微、資歷甚淺的藺相如還低,因此心中不服而常與藺相如過不去。藺相如暸解廉頗驍勇善戰、足智多謀,是國家不可多得的武將,為國家立下許多汗馬功勞。為了社稷著想,面對廉頗時每每退讓。而廉頗後來得知藺相如為顧全大局,處處讓著自己,驚覺自己無知而深感慚愧,於是袒衣露肉,背負荊條,到藺相如的居處謝罪,因此兩人盡釋前嫌,結成生死之交,協力抗秦,而傳為千古美談。

  人類是群居的社會,人不可能離開群體獨自生活,人類所有的成就,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成就的,譬如農夫耕地,需要用鋤頭或耕耘機等工具,才能順利完成耕種,農夫無法自己製造鋤頭或耕耘機,農夫所用的工具,是需要靠其他人幫忙製造完成。依此類推,我們日常所需,以及食、衣、住、行所受用的一切,都是許許多多的人,乃至無量無邊的人,直接或間接成就的。所以舉目所見,無論士農工商,認識或不認識,都是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試想假若沒有軍人保衛國家,或沒有警察維持社會秩序,我們怎有安定的社會,穩固的國防實力,讓我們能夠安居樂業?如此思惟,才會知道自己其實是很渺小的,往往是自己付出的少,從他人處得到的多。

  常將他人好處想,就是無時無刻都能想到,每日所受用的一切,都是受益於他人的努力與付出,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是對我們有恩的人,常如此想,就會用平等心看待一切人、事、物,不會因為一點點不如意的事情而起煩惱;常懷感恩心,更積極奉獻一己之力,幫助他人做有益大眾的事,真正落實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