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

文/见墉法师



  孔子在十五岁时就立志向学。三十岁的时候,在学问道德上有了明确的认知,在社会上得以立足。四十岁时,肯定了自己的理想与目标。过了十年,孔子了知万事万物的道理。到六十岁,能够“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七十岁的时候,行事合乎中庸之理、大学之道,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达到真正的身心自在。

  众生来就有追求身心自在的希求,但每个人由于认知上的偏差,虽然活着,却因迷惑颠倒,或者“偷生”、或者“偷心”而不得自在。

  什么是“偷生”?就是得过且过地过日子,没有好好地活出生命的价值。孔子由“志于学”开始,整整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完全确定了自己要走的路。然后又花了四十年的努力,才做到“不逾矩”。然而,大多数的人既未“志于学”,又往往因为错误的认知,产生偏差的心念,追求无益的喜好,甚至为达到目标,导致错误的行为,终究得不到自在。

  例如六十年代盛行的嬉皮文化,强调追求自由。这个文化原本有很好的理想,也打开了美国社会封闭的一面;但由于没有适当的引导,这个文化慢慢地被定义为:自由地用药、随意地性行为,以取得快乐。影响所及,许多成人及年轻人沉溺于药物与滥交以逃避现实,弥补心灵的空虚。由于个人权益重于团体权益,更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分离,与此一运动──“每个人都是我的弟兄”的原意,大异其趣。

  回顾这一段历史,学者们总会有“自由何价?”的叹息。《大智度论》以另一个例子,阐述人类对于生命的错误认知。有一名犯人本被判处死刑,后来获赦得以用其它刑罚代替死刑,而大为欢喜。龙树菩萨指出,众生常在人生的大苦中以小苦为乐,就像犯人一样,日复一日、无所事事地活在狭窄的天地中,仍自以为乐,虚掷人生犹如“偷生”。

  什么是“偷心”?偷心,是没有好好照顾自己的心。不仅没有照顾自己的意念,也没有照顾自己的情绪。于是,心就被意念与情绪二者所束缚。

  藉由观察自己的知见如何形成、如何限制自己的思惟空间,而能明白清净的智慧何以无法彰显。例如,遇到外境时,会开始起意,慢慢地认定事情是如何如何……此一想法逐渐坚固、成形,终至不能改变,成为自己的成见。

  这个成见,便能主宰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看法,这个固定模式就变成另一个小框框。这些小框框,有时会让我们凭空臆测,有时会让我们独断专行,有时会有先入为主的固执,或者以私心为出发点。这四种意念,都是自己加在自己心念上的小框框,限制个人的思惟空间,也会让人困在自己的知见中。《论语》中所提到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毋”,就是这四种心念或心态,是孔子“戒慎恐惧”而不为者。这些限制就像是尘埃,沾染了心中的明镜,因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观察、观照人与事。

  如何照顾自己的情绪?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习惯于面对、认识自己的情绪,只要堪忍,便忽略而不处理。因此,同样的情绪便一再出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久之,尘垢积少成多,终至爆发,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让心镜蒙尘,就是“偷心”。

  如何才能不偷生、不偷心,而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在?身为佛弟子,在儒家的思想之外,更可在佛法中得到修行的体悟。《心经》一开始便提到“观自在菩萨”,因为菩萨是由“观”而得自在。由觉察开始,经由觉照而得觉悟。

  “观”就是觉察、觉照的功夫。觉察,心中保持一个“知”,不起分别心,跳出不正确的知见、打破自己的框框。如果觉察到不如法的心念,立刻用佛法来思惟转化,这就是觉照。由于觉照功夫得力,便能对佛法有更深一层的体悟,这就是觉悟。觉悟之后,还要进一步把所觉悟的道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偷生而活,也不偷心而过。孔子由“志于学”、“不惑”到“知天命”,也是由觉察到觉悟的过程。其后能“耳顺”,“一切听人于耳,不复感其于我有不顺、于道有不顺”,终达“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悟后起修、起用,而得自在。

  或许有人认为,孔子是圣人,我们如何能达到他的境界?儒家的答案倒是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