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求的智慧
文/見勉法師

  

  從前有一個老人坐在江上的小船上釣魚,有一富人從旁經過,問他:「人生所求為何?」老人回答:「無所求得。」富人問:「為何不好好賺錢來享受一個無憂慮的人生?」老人回答:「我正過著那種生活。」有人一生為求種種功名利祿,而庸碌地度過一生,豈不知有求則有煩惱,無求才是解脫。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即樂,判知無求,真為道行。」領悟到這念心是具足圓滿眾善功德,不需向外追求,才是真正無求的智慧。
    有求為什麼會帶來痛苦?因為求來的東西都是會生滅的。常言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世間上的種種財色名食等,每一樣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經云:「求不得苦」,愚昧的人卻苦於追求,希望帶來人生的快樂。但往往有所追求,則是將希望寄託於將來,對於現狀則永遠都不會感到滿足。有一隻猴子看到罐內的糖果而伸手去抓,沒想到抓了大把的糖果,卻怎麼也無法將手伸出罐來。

  無求,不是什麼都不要,而是心不執著於外境,放下內心對境界的妄情分別。一般人執著於物質上的生活,是無法正確地去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快樂。物質上滿足的人,內心還是有所追求,所以仍是苦於煩惱。過著清樸生活的人,雖然物質簡陋,但是內心滿足現有,則是過著最快樂的生活。早期不丹國的王子留學於英國劍橋大學,學習西方的經濟體系和思想。回國後卻告訴他的國民,經濟學中的國民年所得指數GDP,不足以觀察一個國家人民的成長與富裕;真正的富裕,是來自於心靈層面。

  能觀外境一切相乃生滅相續,內心才不會隨著境相而貪著。反之,珍惜現有的一切,滿懷知恩、感恩、報恩的心來回饋他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樂。從有求到無求的過程,首先要「知足」。故《佛遺教經》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道自己所需多少,而不無止盡地貪求;知道自己該「止」於五欲所患,應當攝念其心回光返照,才是解脫諸煩惱的根源。故《佛遺教經》又云:「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憫。」五欲中色、聲、香、味、觸令人起貪欲之心,覆蓋人人本具的清淨覺性。知足與不知足的人,在於一線之間。不知足者於此花花世間中,是滿腹塵勞;知足之人卻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而能悠遊於天地之間。

  苦與樂,不離人人本有的清淨心。生活中若執著於境界相上的五欲境界,則感官與覺知功能是麻木不仁的。外在的境界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與境相應而沉淪。而境界的好壞也是起於一念分別。生活保持簡單,內心常懷知恩、感恩、報恩,就能悟此「知足常樂」之道。<永嘉證道歌>亦云:「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富與貧只是在相上的執著、分別,能契悟到這個「道」,則這念心是無價的!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