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力
文/見墉法師

  以「忍辱」來面對境界的人都知道,忍辱是提起、也是放下。提起,是要有勇氣去面對境界,以所學的道理和法門來對治觸境而生的煩惱。要放下的是誰對誰非的分別、患得患失的計較,以及心中不免會起的瞋惱與惡念。

  東晉時,法顯大師有一次與幾位同門沙彌在田中割稻時,來了一群飢餓的賊人欲搶奪他們的收成。別人怕惹事上身而爭相逃跑,只有年輕的法顯大師獨自留下。大師對這些盜賊說:「各位如果需要糧食的話就盡量拿去,但我擔憂的是,你們就是因為過去不行布施,才會導致今日的飢貧;現在又來搶奪別人的收成,未來的境遇可能會比現在更壞。」結果盜賊聽完法顯大師的開示後,也就離去,沒有拿走一點稻穀。

  法顯大師的忍辱,在於碰到惡境時不爭是非,在於明暸對方惡行背後的原因而不懷怨心,才能在放下後挺身而出,站在對方的立場,使其了解因果的道理,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勇氣與力量。導師 覺大和尚開示《四十二章經》時講得很清楚:「忍是因,力是果。」「佛法上講的『力』是一種不隨時間、空間而改變的真力,唯有能行忍辱,方能達到多力。」所以,也應該是這樣子的真力,支撐著法顯大師以五年的時間至西域、印度求法,又花了十幾年的功夫,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精研、弘揚佛法。

  這樣的勇氣與力量,不是倉促之間可以培養起來的,如同學佛,也是要慢慢地累積。但只要在提起、放下之間,專心一致,精進不懈地去學習、去練習,就能得到。忍辱的功夫能增長我們的定力,擴展我們的心量。心量愈大,就愈能勇敢地面對各種境界,培養出沒有掛礙、海闊天空般的豁達,得到忍無可忍的大力。正如《佛遺教經》云:「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