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恭敬
文/見術法師



   電視新聞報導中,國會裡相互謾罵及肢體衝突,已是習以為常的畫面;弒父弒母、學生毆打老師的社會新聞亦時有所聞。在這樣的潮流中,中國固有倫理的敬君愛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及尊師重道,似乎早已被現代社會的亂象所淹沒,連最基本的尊敬他人、恭敬他人的觀念也日趨式微。

  何謂恭敬?恭為謙和之義,敬為謹肅的意思,所以恭敬就是對人肅敬有禮。《禮記•曲禮上》:「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說明了恭敬的態度是君子所必備的條件。其實恭敬心亦是尊重、謹慎、感恩、謙卑及守法心的延伸。為何尊重他人能夠激發恭敬之心?因為面對他人時,若能尊重對方,態度自然就會謹慎,不會造次,更不會看輕他人而出言不遜,傷害對方。

  現代社會是個人主義掛帥的年代,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大眾往往只考慮到自己,而忽視他人的權益。例如:部分議員只考慮自己的意見,而罔顧議事程序,造成國會亂象;醫師只考慮自己的利益,不顧病人痛苦,而招致醫療糾紛,這些皆因沒有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而產生。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每個人都希望被尊重,但如果自己不懂得尊重他人,往往也無法獲得別人的尊重。《法華經》記載,有一位常不輕菩薩,無論見到任何人都會恭敬禮拜,並且說道:「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當別人聞之,心生瞋恚打罵他時,他還是依然堅持恭敬的態度,並不會因別人的辱罵而改變,這位常不輕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所以能夠秉持恭敬之心,亦有無量的功德。

  為何恭敬之心也是謹慎態度的延伸?如果我們能以謹慎的態度面對一切,做起事來必定不會苟且,對待師長必然不會隨便,內心自然就會生起恭敬之心。所以我們以此心求學,必能深入學問的精要;以此心做事,必能面面俱到,容易成就。

  恭敬亦源自於內心的感恩。對於父母,因感念雙親生我劬勞,辛苦栽培,如果沒有父母生育、養育、教育之恩,根本無法成就今日的自己,所以孝敬父母,是本份也是感恩。再者,因感念師長辛勤教導,給了我們豐厚的精神和知識的財富,於人生道上,不致走上歧路。所以,為感恩師長的教誨之恩,平時就應當抱持恭敬尊重的態度。

  除了父母與師長外,我們為何還要恭敬其他人呢?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由於人與人之間善惡因緣的不同,自然而然會感召順、逆境界,如果我們能以光明的態度來看待一切,那麼所有的人都是菩薩示現,都有助於我們的成長與進步。此外,生活當中食、衣、住、行各項所需,也都是要靠社會大眾的努力才能成就,所以為了感恩大眾的付出,應對所有眾生起恭敬之心。

  此外,我們還要恭敬三寶。因為僧眾捨棄世間一切,出家修行,以最究竟的真理教化大眾,為的不是個人的名聞利養,而是希望能夠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種無私無我的付出,這種廣大的心量,的確是值得大眾的恭敬。所以對父母、師長、眾生,乃至於三寶的感恩,應表現於恭敬的態度上。

  恭敬亦代表謙卑的心。如果我們為人處世不懂得謙卑,便容易產生驕傲自負的態度:在下位者如果自負,會有懷才不遇的感嘆,容易落入批判的負面態度,工作也就無法成就;在上位者如果驕傲狂妄,心胸就容易狹小,如此也留不住人才。反之,恭敬之人處事嚴謹,為人所信任,且願意為其效勞,所以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正是此義。

  恭敬也包含了禮節在裡面,有恭敬心的人會注意自己行為舉止是否進退合宜,並以尊重他人為前提。所以人若能「誠於中,形於外」,常存恭敬之心,自然對禮節、對規矩就不敢馬虎,更不會做出違法犯紀之事。

  《中庸》云:「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伊川先生云:「涵養須用敬,進學在致知。」所以我們生活當中,若能以恭敬之心為本,面對萬事萬物,相互尊重,不相妨惱,衝突自然就能減少,家庭自然就會和樂,國家社會必能夠達到安康祥和的境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