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 從心開始
文╱普台精舍研經一禪修班學員 法晏

 

  記得剛到精舍上禪修班時,一次課堂中,住持法師問大眾:「你是什麼樣的人呢?」學員多半只介紹姓名、職業與嗜好,但是,對於自己的個性、習慣、優點及缺點,卻很少人答得出來。當時的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這麼不了解自己!」

  自認為是一個做事認真、務求完美的人。直到學佛之後,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個性,在家人眼裡是苛刻的人;在職場上,是同事眼中不合群的人。這樣的真相是在上了禪修班,深刻自我反省中,才猛然醒悟以前的自己,真是「我執」深重而不自知。

  在佛法的薰修下,開始觀察自己的習氣,是否對小事吹毛求疵,只看到別人不足之處,卻不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並且發願精進用功,修正這些毛病。上了中級禪修班,修習「慈悲觀──七周緣慈」後,慈悲心增長了,善念愈來愈多,瞋心與惡念也隨之減少。漸漸地,生活中的不如意顯著變少,最明顯的是,人際關係改善與工作的順心如意。當心中的正念愈強、善念愈多,福報愈深厚,人生就愈如意,生活更日趨圓滿。

  到精舍上禪修班不過兩年的時間,打了兩次禪七。第一次打七,感受到萬緣放下的輕安與歡喜;今年夏天的第二次禪七,剛開始一直想要坐到好香,卻忽略了心有所求時,是無法坐到好香的。直到團參的那天下午,拉班到華藏廳外等候之際,穿著海青坐在紅色塑膠椅上的我,儘管天氣悶熱,汗流浹背,卻感受到心定與無念。事後才察覺到在禪堂內,環境清涼舒適,心卻煩躁不定,什麼都不求時,環境再差,心反而意外的寧靜與安定。

  住持法師常開示:「要時時保持覺性存在,心不能隨外境而轉。」自己現在每天打坐、誦《金剛經》,幾次起了瞋心時,都能立即覺察,也會反省自己真的是對的嗎?或許從別人的角度看來,並非如此。當覺察到因無明而起煩惱,並學習放下這些煩惱後,心中無比感恩能夠修行學佛,更感恩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慈悲廣設精舍,讓我們能聽經聞法、精進用功,有一處可以修福修慧的清涼地。

  茶陵郁禪師開悟時,說道:「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發願生生世世都要依循心地法門用功,時時覺察、覺照,進而覺悟,期許有朝一日也能「塵盡光生」,照破一切無明與癡暗,見到真正的自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