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真義
文╱普糧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遍

 

  平時喜歡讀誦經典的我,卻不懂佛法大義,對於經文廣大精深、浩瀚無比的真實義理,百思不解,正如古德云:「佛法無人說,雖慧莫能了。」憨山大師亦云:「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閒。」於是心中渴望能夠深入佛法經藏。一次因緣瀏覽到中台世界網頁,得知全球各地皆設有精舍分院,因此開始到精舍上課。在精舍薰修一段日子後,了解到原來大眾得以就近親近精舍,不用為求法而遠行千萬里,全是由於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的悲願——「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只為安僧、度眾的願心願行。

  佛法不是迷信,而是可以實踐的真理。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自己的心念,修行學佛是認識真正的自己,學佛的身、口、意,將所學的善法用於日常生活中。

  透過精舍禪修課程的薰修,將處處只想到自己的想法,慢慢轉為把他人放置於首,並且發心學習如何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佛法以人為本,然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莫大的學問,所有的「我執」往往在相處時表露無疑,因知見、生活背景及因緣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習氣。古德云:「消得一分習氣,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煩惱,便證少分菩提。」領悟到修行需要忍,「忍心不動」不是忍外境,境界全然來自於自心的妄想與貪、瞋、癡、慢、疑。學佛前,千錯萬錯都是他人的錯,薰修佛法後,則懂得自我慚愧懺悔,反省檢討。

  向來喜歡簡單、不歡喜承擔的我,在執事上盡可能選擇獨自完成的工作。無非是想避免相處時的磨合,以為如此就可以明哲保身。住持法師經常提醒學員:修行是要能夠突破個人的習氣,而不是逃境安心,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凡事善解。在精舍領執事是藉由彼此的磨合,鍛鍊自己、提升自己、增長自己的慈悲心。僧璨大師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好壞、善惡全然是自己的分別心所致,修行就是要去除我執。

  一日禪修課,住持法師引領大眾啟發自己的願心時,見聞到禪修教本總序中,惟覺安公老和尚的悲願:「若我得成佛時,當於穢惡國土,山陵堆阜,瓦礫荊棘,其中眾生具足煩惱,五逆十惡,於中成佛而利益之,使斷一切苦,獲一切樂,成就法身,永盡無餘。」不是在安逸的環境,而是在穢惡國土,大菩薩念茲在茲的就是要度化眾生、成就佛道;當下深受感動與啟發。

  「發菩提心,永不退轉」的祝願迴盪在耳邊,提醒著自己時時刻刻提起覺性,並且要學習佛、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大願。至誠感恩善知識的引領,薰修佛法讓我增廣見聞、端正知見、長養慈悲心,並學習種種善法,而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因佛法而受用無窮。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