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遇三寶
文/普民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體

 

  一生與三寶相遇無數,有因愚癡不知,有因慢心不覺,唯於因緣具足時始能深刻體悟。

  至今記憶猶新是六歲時,隨祖母到寺院參拜,禪院深幽,佛像慈目垂示,加上師父溫言開示,令當時童頑浮動的我竟能立時安定,端詳體會這清淨。回想這應是自己與三寶的第一次相遇,然相遇未必相識,自己一如許多癡迷眾生,難逃生死疲勞、幻影破滅之苦。但覺性本具,雖經歲月流轉,積垢之心因一再的「苦苦」,而渴望解脫之道。

  參加精舍禪修班,可謂再度值遇三寶。住持法師日夜忙於授課、指導各項會議、主持共修法會等弘法度眾之事,其善開方便、利樂有情的應機教化,讓擔任教職的我,生起效法師父不分晝夜接引及教化眾生的大悲願。

  聆聽禪修班的佛法開示,更讓我檢視自己身為教師,對於學生得獎榮譽與成就的「貪」;因為學生惡意回報自己善意指導、學生表現不如己意等的「瞋」;因為自己的喜樂寄望於成就的「癡」。

  近年有幸參加中台世界博物館的義工培訓,深深體會到即使是一件小小的佛教文物,不僅蘊含歷史文化寶藏的流傳意義,更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穿越時空的珍貴因緣:有數千年前不同國度的佛弟子發心供養或創作;有躲過歷代動盪摧毀的倖存;有無心之發現或有心的保存等因緣之聚合。試想,若缺少了其中任何際遇,何來我等今日得見莫高窟,或今日中台世界博物館之文物?體認到佛教文物一如人身之難得,故發願護持佛文物當如護持佛法。

  曾參與任教大學的美術館籌建工作,了解美術館或博物館對於文物保存、研究、展示、教育與推廣對國家與社會的重要。中台世界博物館不僅扮演歷史文化傳承的角色,更可進一步落實老和尚「佛法五化」的慈悲方便法門。其特色以建築而言,長安城意象不僅是歷史名城的象徵,更是傳達佛法西求與東傳的交集與出發點;參訪博物館使佛法入心,參訪後從佛道出發至各個角落,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領略佛法的真實受用。以義工而言,所有專業培訓不是為成就個人,而是成就弘法。廣學多聞外,更要成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的布施者,方能引領大眾入佛法界。

  儘管每次與三寶相遇的因緣不同,但都有著與美善、智慧重逢的感受。有的是播種,有的是耕種,有的是護持。感恩所有因緣、感恩師父慈悲指導、感恩師兄們的護持,使我得以持續在學佛的路上精進不退。發願生生世世皆得值遇三寶,護法護教,行菩薩道,無有退轉。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