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念作聖
文/澳洲寶林禪寺研經班學員 傳諄

 

  憨山大師言:「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世俗生活中,若要與人和睦相處,處事成功,尚且需要自我克制、理性地思考,採取正確的行動,更何況是一心尋求解脫之道的修行人?《四十二章經》云:「忍惡無瞋」,為佛弟子不僅要規範身業和語業,更要克制意業,使不犯貪瞋癡。當境界現前時,無論好壞,都能夠提起覺性,堅住正念,不放任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造下身口意惡業。

  各種順逆境界猶如人生中的考試,要時時反省自己,是否每次都通過了考驗?還是總被境界所轉,不斷起貪瞋癡,念念相續,念念輪迴呢?因此,傳諄學習在靜坐時以慈悲觀對治自己的瞋心,在工作中遇到境界時,也時常以克己慈忍來觀照自己的所作所為。在課堂上面對調皮、不遵守紀律且影響其他人的學生,若以強制命令加以嚴厲懲罰,往往容易形成對峙僵持的局面,造成師生關係的惡化,反而更不容易管理。此時如果能克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地處理,或私下找學生談話輔導,便會發現學生不合作的行為,往往與其家庭背景、生活環境,或遇到不順心的事所引起,他們這些行為並非針對老師個人。從理解學生當中,進一步想辦法幫助學生,為其制定適合個人的學習計畫,協助他一起處理問題,使其學習能得到進步,這時學生往往較容易接受建議,並提起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在這過程中,自己也發現師生的關係較以往融洽。

  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儒家亦言「罔念作狂,克念作聖」,這說明遇到境界時,若隨業流轉,則易與人結下不善緣,造成自他煩惱及苦的結果。若能在境界中,安住當下,不起心、不動念,提起覺性,心平氣和地做出最理性的處理,事緩則圓,最後便能得到雙贏及皆大歡喜的結局。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修行人「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觀眾生苦,而起慈悲心,因發起慈悲心而願修習忍辱,調伏自身。住持法師曾說:「別人如何對待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回應。」記得一個公案,某住宿樓裡,因為大家亂停車,造成通道擁擠難行,還引起鄰居之間的紛爭。有位老伯自己買水果分送鄰居,並請大家吃飯。鄰居們因此建立了融洽的關係,並開始相互檢討自己車子亂停放的行為,樓下的道路也就暢通了。生活中體諒別人,禮讓別人,給別人方便,別人開心,自己也歡喜。所謂「凡夫無過,聖人過多」,多自我檢討,多改進自己。給別人方便,其實也是給自己方便。

  忍辱波羅蜜可分為: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作為初學者,剛開始是伏忍,學習信解佛法後由伏忍逐漸發展為信忍。剛開始由於自己心的力量還不夠,所以需要禪修來定心、靜心,以及透過聽經聞法調伏煩惱,逐步增強心的力量。

  感恩 覺老和尚在海內外廣設精舍,善開方便門,接引大眾學佛修行。也感恩精舍師父們平時亦以身示範,為度大眾,廣設方便,不辭勞苦。傳諄平日在上禪修班時,常常能體會到心定下來後的法喜,此時再聆聽住持法師的開示,心念很快地就能轉變,生活中一些看似糾結的煩惱也能迎刃而解。學佛愈學愈歡喜,愈學愈有信心,現在家人也一同走向了學佛之路。祈願自己發長遠心,與家人一同在修行的光明解脫大道,前行不懈!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