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性存在 最是平常
文/普善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智
 


  今天風和日麗、氣溫適中,是個適合走路上班的好天氣,於是踏著輕鬆的步伐去學校。進入教室,一股不尋常的氣氛迎面而來,只見班上的孩子一個在擦藥、一個趴在桌上哭得很傷心,其他孩子有的一臉茫然,有的馬上跑過來想告訴老師剛才發生的事。

  面對這樣的動亂,覺察到自己內心即將爆發的情緒,於是趕緊調整念頭,提醒自己要好好冷靜處理,千萬不可以發脾氣,以免增添亂象。因此,自己先安撫好正在哭泣的孩子,接著察看擦藥的孩子傷勢如何,順便交代其他孩子做好每天的例行事務,此時才想起自己的早餐還沒吃,而等一下就要上課了。唉!因美好的早晨所帶來輕鬆愉悅的心情,早已消逝於九霄雲外。

  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戲碼,這些戲碼的內容各不相同,甚至戲中有戲,戲外有戲;我的感受、你的感覺彼此不斷地交互影響著,錯綜複雜,非常精彩。身為主角、配角的我們,就在這些戲碼中演出,往往沉溺其中的感受,忘了自己到底是誰?

  一件完好的物品,下一刻可能就會損壞;好友平日相處融洽,但也可能因一件小事而反目成仇。這些境界雖然有苦有樂,但往往是苦多樂少,令人難過沮喪,不可自拔。是境界帶給我們不愉快的感受嗎?如果是,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別人身上,感受又不相同呢?靜下心來思惟境界的本質,發現境界本身並無好壞,而是隨著我們的心情、觀念而異,看到的境界自然也就五顏六色,各不相同,所以古德說:「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如果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每每感慨人生變化無常,心情自然隨之起舞。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了解境界的本身無好無壞,摘下有色的眼鏡,回歸本具的這一念清淨心,重新出發,發現朋友之間的爭執可能來自於觀念不同或表達失當而致溝通不良,物品原來是因為使用不當而造成損壞。更正原本錯誤的做法,反目成仇的朋友言歸於好,損壞的物品維修以後,可以使用得更長久。

  早晨剛進教室時所發生的事早已過去,靜心想想,孩子們年紀都還小,很多事情還不會處理,本來就非常需要照料與教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菩薩行,何來的不耐煩呢?認清身為老師的職責,放下心中因習氣的不覺所引發的不愉快,提起覺性、提起精神,認真過好每一天。當覺性時時存在,時時知道覺察、覺照,不平常的境界就沒有了,覺性存在最是平常。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