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風吹不動
文/普梵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上
 




  宋代文人蘇東坡與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兩人經常互相切磋,談禪論道。有一天,蘇東坡自覺修行有成,於是親題一首偈子派人送給佛印禪師,請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詩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結果,佛印禪師看了之後,只在上面寫了「放屁」兩個字,就派人送回去給他。本以為會受到讚賞的蘇東坡一看,氣得怒髮衝冠,立即操舟過江,找佛印禪師理論。誰知禪師早已出遊,只在門口留下:「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對聯,蘇東坡看了恍然大悟,著實慚愧不已。

  何謂八風?即是生活中常會遇到的八種境界: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公案中的蘇東坡就是為「譏」所惑,無法作主,才會如此生氣。所以修行就是要行解並重,時時警惕自心,作自己的主人,別被境界矇蔽了心眼。一旦失去覺性,就無法辨別是非,看不清真相,也就容易迷失於境界中。

  所謂「眾生心,遇境而生」,也就是眾生常隨境轉,無法作主。法師教導我們打坐時曾說:「打坐,不只是我們的身在坐,心也要能坐;心坐得住,身才能安定下來。」作得了主,就能不隨境所轉。再者,我們打坐時,腿常常會酸、會痛,要如何克服呢?其實身體酸痛的產生,除了可能氣血不通外,另一原因就是心念太執著於酸痛的感覺。譬如受傷時,雖然疼痛難耐,但可能朋友說了笑話,我們還是會開懷大笑,為何當時我們能跳脫疼痛的感覺呢?因為我們的心念已專注於笑話上了。行香時,法師亦提示大眾:「人在哪裡,心在哪裡,當下這念心要專注、清楚、明白。」因此不管是打坐或行香,乃至念佛、誦經、拜懺,這些都能夠幫助我們鍛鍊心性,提升我們的智慧。若能體會這些道理,並且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對於修行定能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感恩 覺老和尚於各地廣設精舍外,亦因母親參加禪修班的因緣,才讓我有機會能與佛法結緣,聆聽法師的慈悲開示,更讓我學習到許多在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真是受益良多。希望我這淺薄的心得,能夠讓見聞者發起修行學佛的心,一起在菩提道上精進用功,永不退轉。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