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孝道
文/傳渡
 

  孝道,是維持倫理的主要綱紀。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深植我國的傳統思想及美德。孝順,是子對親之盡誠、順命、恭敬供養。在《論語》中: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又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所以,中國傳統的孝道,就是對父母盡誠、順命、恭敬、不違於禮供養。

  佛法也重視孝道,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與供佛之福等無差別。」佛法中的孝道,是基於對父母的感恩,發之於身口意的恭敬與態度。在佛法中佛弟子要上報「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在《勸發菩提心文》中,發菩提心有十種因緣,其中一項即是「念父母恩」。為何要念父母恩、報父母恩?因為父母親對子女,從十月懷胎,到經歷種種痛苦及危險,才能將子女產出,故有生育之恩;從強褓中的盡心呵護,到孩提時的種種照顧,及至長成,有甚深的養育之恩;年紀稍長,教其種種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甚至種種技術,使其能獨立,故有教育深恩。經云:「嚴父配於天,慈母像大地。」可以說,若無父母,則無今日子女的一切成就,父母深恩,昊天罔極。

  父母既有如此重恩,我們應當如何盡孝,以報此恩德?要如何供養父母?《中阿含經》云:「子當以增益財物、備辦眾事、所欲則奉、自恣不違、所有私物盡以奉上等五事,奉敬供養父母。」這事上的恭敬供養,與我們的傳統孝道思想不謀而合,供養種種財物,令父母身得安樂;以體力為父母代勞;以順從心事奉父母而心無疲厭,令父母歡喜快樂。但是除了事上的供養,令父母身得安穩、心得快樂之外,在佛法中則更進一步要做到——令父母脫離生死苦海。

  母親身體多病,曾經母親希望自己學醫可以為她解除病苦,但是學佛之後,告訴母親:「當醫生或許可以減輕您目前的病苦,但是沒有辦法令您永無病苦,只有您願意修行佛法,精進不懈,才能幫自己脫離生死苦海,唯有如此,才真能報達您的恩德。」而母親也深有同感,經常到精舍發心修福積德,廣結善緣,利己利人。

  世間的孝道,使父母於現生中得到安穩快樂,但這種快樂是有終止的,而勸父母受持三皈依、五戒、修行佛法,才能讓父母從無止盡的生死輪轉中、漫無邊際的苦海中提升,終而解脫,徹底離苦得樂。如虛雲老和尚為報親恩,三步一拜朝禮五臺山,歷時三年,即使大風大雪、疾病纏身,乃至經歷種種境界,仍沒有一絲後悔,只希望早日完成心願,以朝禮之功德回向父母,以報親恩。又如《地藏經》中,地藏菩薩過去生中為婆羅門女時,為救拔母親離地獄苦,廣為母親布施修福,以此功德令母親超生善道、悟知宿命、遍斷眾惡、廣修諸善,而能真正遠離惡道之苦。釋迦牟尼佛為報母恩,並非拿種種美味、衣食供養摩耶夫人,而是至忉利天為母說法,勸母勤求涅槃,說法令其離開三界的繫縛,得畢竟之樂。

  父母深恩,昊天罔極,所以應以至孝報父母恩。世間的孝道,以衣食、勞力恭敬供養一生的父母,令一生的父母歡喜快樂,是人間的善法,亦當勤而行之,但是此生盡時,父母又不免受輪迴之苦。出世間的孝道,以自己的精進處事,及以佛法的真理恭敬供養,今生的父母及生生世世的父母,都能因佛法的智慧與力量,脫離永無止盡的生死大苦,令得畢竟大樂,以此大利益供養父母,報答父母深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