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無盡願無窮

文/普平精舍住持 見膺法師

看了《禪七開示1》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一九九四年針對暑期大專生的禪七開示後,再次見證了師父「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的大悲願心。師父無有疲厭地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因不忍眾生不了解佛法真理,而起惑、造業、受苦;善開方便門,令大眾能認識這念心、契悟這念心,進而落實佛法、護持佛法;聖人之教自然能長久住世、利樂有情。

  恩師的開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對莘莘學子們更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從茶會的意義到禪那、數息觀、四諦、十二因緣、道……,將佛法全盤托出教給大家。在茶會的意義中,師父透過喝茶,點出「百姓日用而不自知」的這念本心本性,並以趙州老人請學人喝茶的公案,佐助學員去體會這念心;進一步告訴我們,修行的根本在認識這念心,心外無別佛,悟了這念心、善用這念心,學業、事業、道業都能成就。對佛經修證的觀念、打坐的境界等,不斷地端正知見,深怕弟子們走遠路、走錯路,無法回到清淨自性之家。

  恩師的開示總是緊扣著佛陀的教法,教導我們修行須「理具、事造、唯心」三者缺一不可。「理具」,即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時所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揭示人人都有佛性,終將成佛;佛陀接著又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因此雖然「理具」仍要「事造」,即「事修」因上努力,如《楞嚴經》所云:「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所以,佛陀開出八萬四千法門,即是要幫助眾生去除妄想執著,回復清淨本性;而這些法門不離開福德、教理、禪定「三環一體」,「一體」即是「唯心」,即「事修」時仍要安住在這念常寂常照的本心本性上。理具、事造同在一念,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理圓融無礙,即得真正的自在。

  《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有修行的正知正見,還要透過信解行證的過程才能成就。「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師父將正知正見的修行脈絡鉅細靡遺地告訴我們,並提示重點,依佛所教而修,苦口婆心地開演覺悟之法,弟子當謹遵師囑「守護道場,深化修行,落實弘法」,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才能對得起自己,不辜負自己的佛性,令眾生就路歸家,同入佛智,才是真正的報師恩、報三寶恩、報眾生恩。